Home » 請喝,回到舊好茶的人,煮了一杯舊好茶來的咖啡:專訪獼猴咖啡主人李瑞珍

請喝,回到舊好茶的人,煮了一杯舊好茶來的咖啡:專訪獼猴咖啡主人李瑞珍

by NTUcpaper

「我要求我的咖啡,不要苦、不要澀、不要酸。」

 

留下來,生活

這次,我決定留下來。但馬上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不離開自己的地方,又可以生存?」

我在舊好茶出生,民國 67 年時,我 10 歲,從舊好茶遷到新好茶。國中畢業後,我就到台北的西餐廳工作,前半生的故事如同許多部落裡 40 多歲的人一樣,為了生計遠離原鄉;算算一年頂多一兩次,因為婚喪喜慶返鄉,停留幾天又回台北了。 30 歲時父親去世,我是長女,必須回部落守喪半年。10 年不在這裡,山間父親墾地的遺物、父親在舊好茶重建的小小石板屋、播種的每一塊農作物……,他們都好像在說話,說著部落父母默默等候孩子回家的心情。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就…… 我就心裡沒有辦法離開…… 離開家裡……   這次,我決定留下來。但馬上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不離開自己的地方,又可以生存?」 就在地資源而言,魯凱接觸文明的時間晚於排灣,故傳統沒發展出青銅刀、琉璃等文創產業,加上永久屋區並無耕地,我想起舊好茶密密層層的咖啡叢,決定自己摸索,開始烘焙咖啡。 按照書上的介紹,我從認識咖啡、處理咖啡豆到烘培,耐心地慢慢玩、慢慢做,時下流行手炒豆,我就來試試手炒豆,看書上介紹各式烘培機就自己 DIY 動手做烘培機,把空的奶粉鐵罐戳洞夾起來,放在火上搖啊搖,學著看色澤、聽爆炸聲、聞味道,居然發現烘出來的咖啡不苦、不澀、不酸。這種跟又酸又苦的 espresso 完全不一樣的咖啡,逐漸演變成為好茶特有的、會回甘的獼猴咖啡。 不過你要知道,獼猴咖啡的產地舊好茶,從永久屋區跋涉 6 小時山路才到得了,供應很不穩定,所以我同時也從事其他部落傳統作物的加工研發,如紅藜餅乾、小米披薩,以及因著對花卉的興趣,與他人合作包一些園藝的小工程。未來,我夢想培育觀光百合花,將部落的代表花卉推銷出去。 「老人家給予一系列男人所要學的東西,是很深的,不是只有獵物而已;內心的,智慧的,都要有。所以我稱我們的男人叫 sawalai,所謂有肩膀的男人,可以挑起部落的生死。所以,每一個出生的男孩,我們都期待他未來成為部落的 sawalai。」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被獼猴與其他小動物吃掉果肉的咖啡豆,曬乾去殼後就可以進入瑞珍阿姨自製的烘焙機了。[/caption]  

Sawalai,未來?

我一直在跟我舅舅學習部落文化,「後遺症很大」,認為祖先創造的任何東西都是最完美的,有種使命感想要糾正任何不正統東西。 豐年祭其實算是部落男孩的成年禮,從剛出生的男丁一直到將離開人世的男人都要參加,那是他們互相教育成為 Sawalai 的時刻。但像是去年(2013)盛大舉辦的豐年祭,很可惜啊,宗教與政府的都來「共襄盛舉」,真正傳統的部分只剩一半左右,那要做這些慶典的時候,得先禱告;要開始做活動的時候,主席啊、鄉長啊、縣長啊、代表啊上台致詞,弄得我們都肚子餓,都不想做事了。 還有你看,舊好茶被列為二級古蹟我們就無法修復,政府不懂我們的文化,還限制一大堆,好像他比我們還懂我們的石板屋,我們寧願他把二級古蹟取消,讓我們可以重建保存這個文化。交通的問題也沒辦法解決,沒有高經濟作物,政府不願意開路,不出生在舊好茶的後輩沒有足夠的情感動機回到屬於他們祖先的土地,我怕他們不願意走路上山,會繼續變成一個文化的斷層。

(本文原刊於《台大意識報》,原作者為曾子家)

[AdSense-A]
作者介紹
意識報(The NTU Consciousness)是一份台大的校園刊物,每期 20 頁、一學期四至五刊、發行量 2,000 份,於台大活大、總圖、誠品、唐山書店等報點供人免費取閱。內容包括校園議題、校園政策評論、社會議題、教育議題、台大校史、人物專訪等,寒暑假則會進行田野調查發行地方特刊。稟持著批判反省的精神,懷抱著服務校園的熱忱,意識報從周遭的生活關心起,進而思考台大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各種可能。   訂閱資訊(半年五期/250元) 意識報由一群學生獨立籌款印製,只有約三分之一的經費由學校提供,您的贊助會是我們很大的力量,訂閱這份刊物或大小額捐款,可以讓它多一點力量繼續走下去!
第一步:將您的姓名與地址寄至cpapercontributi[email protected] 第二步:將錢匯入【台大郵局】帳號 700 0001236 0588280/戶名 國立台灣大學意識報社林月先 確認匯款到戶後,我們會以郵件方式送達,謝謝您!
[AdSense-B]

相關故事推薦

 

相關旅遊推薦

「接待家庭不只是發展觀光,更是在解決部落的社會問題!」

禮納里部落的魯凱族人原本居住於好茶,然而經 2009 年八八風災重創而失去了家園。雖然失去了原鄉的土地,但不服輸的他們,卻發展出臺灣難得一見的部落接待家庭。 透過部落接待家庭的組成,族裡的年輕人不但在部落得以生活,回部落的年輕人漸漸增加,更重要的是,原本許多失去家人陪伴的獨居老人,更能透過以接待家人的心接待外來遊客,而找到家的溫暖!無怪乎族人說:

「接待家庭不只是發展觀光,更是在解決部落的社會問題!」

  本次《Mata‧Taiwan》與台灣部落瞭望台國際交流協會及瘋馬旅行社試辦「禮納里、達瓦達旺部落精緻體驗二日遊」的第一天,將完全在禮納里的好茶接待家庭度過,帶大家一起聽聽族人重建家園的故事;而第二天,我們更將上山至達瓦達旺的排灣族部落,探尋難得一見的百年石板屋! 遊程費用將全數回饋部落族人,對部落文化有興趣的朋友請把握最後報名機會,千萬別錯過!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文字來源:曾子家;圖片來源:吳璠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