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當臺灣 50% 原民住城市,年輕的歌聲該如何返鄉?

當臺灣 50% 原民住城市,年輕的歌聲該如何返鄉?

by MataTaiwan_author

下著暴雨的午後,以都市原住民為題的講座仍然吸引了 50 多位聽眾。由主持人 Saiviq Kisasa 開場,講座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花蓮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校長 Isak Afo 以「都市原住民(族)政策」為題的演講;第二部分是以「拉清寒」為社團名稱,在原民議題的社會運動中結識的一群原民青年,分享年輕一輩的阿美族人如何透過社團的聯結,學習傳統、關懷原民議題和實際付諸的行動。第三部分則是開放觀眾提問的座談時間。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853"] 主持人 Saiviq Kisasa 為從小在原鄉長大的排灣族人。[/caption]  

Isak:半數原民人口在都市,族人應形塑都原自治與認同

「原民自治」是唯一的活路,但是必須跳脫現有政策針對個人、去集體化的陷阱,也必須修正因保障參政權所造成的都市原鄉分化問題。

講師 Isak Afo 的演講從一個問題「原住民何去何從?」開始,根據內政部的統計,由於交通便利、工作機會等原因,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已經超過原住民族人口的 50 %,這使得台灣原住民的處境與其他國家原住民族大不相同,難以參考並採借他國原住民族政策現有的做法。 講師引述了施正鋒對都市原住民的定義:都市原住民在學術上的用法指的是「都市化」(urbanized)的原住民,包括原住民祖居地被墾殖者攫取而繼續徘徊者、或是由原鄉前來都會區者(施正鋒 2008)(註1),導致原住民離開原居地遷徙他處。從日治時期就有日本殖民政府的「集團移住」政策;到了現代,他認為政府的措施是福利殖民主義,由於這些福利措施的施行,讓移住城市的原民人口快速成長。但是政府的原民政策嚴重忽略了都市原住民,導致的問題主要是下列幾項:就業、住宅、教育和文化傳承。 要解決這些問題,以及型塑都市原民政策的未來,Isak Afo 參與了相關法案的推動。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第 11 項(註2)及第 12 項(註3),以及《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28 條(註4)制定《都市原住民族發展法》草案。講師認為「原民自治」是唯一的活路,但是必須跳脫現有政策針對個人、去集體化的陷阱,也必須修正因保障參政權所造成的都市原鄉分化問題。他鼓勵臺下年輕一輩的原住民朋友要有想像力,建構都市型態的原住民族自治,形成都市部落的認同,將自治區的概念和未來都市原民政策結合,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Isak Afo 認為「原民自治」是唯一的活路,但是必須跳脫現有政策針對個人、去集體化的陷阱,也必須修正因保障參政權所造成的都市原鄉分化問題。[/caption]  

美族青年:有年齡階級,返鄉尋根較容易

對於「傳統」提出自身的看法,他認為現在做的事就會是明日的傳統,因此要去檢視傳統的意義,思考自己要做的事。

第二部分的分享相當活潑,Pangcah 阿美族守護聯盟的成員們最早是從一個名為「拉清寒」的網路社群開始。八八風災後兩位阿美青年以自嘲命名而成的社團,以政大原住民社團為基礎,連結了越來越多的阿美族青年,除了聯誼相互拜訪,也在其中學習傳統文化,並且開始研究、關注並參與社會公共議題。 他們藉由到成員的部落相互拜訪、喝春酒,學習阿美族「做客」和「露臉」的規矩,認識不同的部落、學習不同的文化,也因為跟部落有更多的連結,開始自發性的學習族語,甚至在回到都市後,邀集同鄉會舉辦部落傳統領域的馬拉松比賽,讓都市的原住民有機會更認識部落。 有關都市原住民青年的成長處境,一位成員分享他在求學過程中常常是全班唯一的原住民,面臨了為何跟別人不同、無可依侍,以及原住民代言人等諸多問題。幸好成長過程中有教會、同鄉會等團體的陪伴和支持,但是他也指出,原民文化是與土地相連結,都市的原住民較難有土地、據點可以聚集,年輕一輩要尋找、傳承文化,必須回家,而阿美族有年齡階級,比較容易讓年輕人回到原鄉。 另外一位成員分享聯盟目前在做的事。成員多數是學生,他們會一起開會討論、研議法條、主動召開記者會,以柔性的方式對於社會議題表達意見或抗議。除了阿美族遭遇的問題之外,他們也會關注其他原民族群的議題、參與社會運動,透過抗爭了解不同部落的需求。 還有一位成員分享曾經自發性舉辦工作坊,詢訪部落長老,製作部落傳統領域的立體地圖,了解到部落曾發生的人事時地物會被用來命名地名。對於「傳統」提出自身的看法,他認為現在做的事就會是明日的傳統,因此要去檢視傳統的意義,思考自己要做的事。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Pangcah 阿美族守護聯盟的成員們最早是從一個名為「拉清寒」的網路社群開始。八八風災後兩位阿美青年以自嘲命名而成的社團,以政大原住民社團為基礎,連結了越來越多的阿美族青年。[/caption]
[AdSense-C]

年輕族人多元返鄉學文化,部落有新文化復興在發生

要回鄉就要努力學習文化、語言,會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就是自己的考驗,要讓人家認識你,自己也得花心思和時間去學習。

第三部分開放座談時,礙於時間關係,筆者只聽到兩個問題和討論。第一個提問針對都市原民回鄉參與祭儀的語言問題;第二個問題是請教 Isak Afo 對於多元居住的看法。講師在回答問題時表示,阿美族的小米收成祭典過程中,除了以樂舞為主的部分,還包括進入神聖儀式及脫離神聖的過程,這些多在年齡階層間舉行,參與其中能培養共同感,但是外地回鄉的族人通常並沒有機會參與進入及脫離神聖的過程,這是比較可惜的。講師分享他也是到 35 歲,才因為神學院要用族語講道,才開始學習族語。他分享最近在部落觀察到的現象,年紀比較小的年齡階層會唱古調,而中年的年齡階層不相信古調是年幼族人所唱的,講師認為現在有一股新文化復興運動在發生。 關於多元居住的問題,講師的回應是居住是都市原住民政策很重要的部分,需要原住民提出具體的想像和做法,只批評政府做不到是不夠的,可以參考國外的居住政策,他期許年輕一輩的原住民能夠發揮創意。 居住在外地的原住民要回鄉參與祭典或是活動,年輕一輩的 Pangcah 阿美族守護聯盟的成員認為,要回鄉就要努力學習文化、語言,會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就是自己的考驗,要讓人家認識你,自己也得花心思和時間去學習,現在網路上有許多線上字典和語言學習資源可以參考。   講座尚未結束,很可惜的,筆者有事必須先行離開。都市原住民的議題就原民的身分和情況有許多差異,因求學或工作離鄉、在都市出生成長的第二代,群居和散居等等都使得都市原住民面臨到不相同的處境和問題,很難一概而論。但筆者認為從「拉清寒」阿美族年輕人的分享,可以看到透過網路的串聯,就讀不同學校或是居住在不同區域的原住民,得以從聯誼開始凝聚未來共同活動的信任基礎和情感的號召,彼此誘發主動學習、了解相關議題並且深入研討的基礎,加深族群認同並能傳承文化。這樣的連結和成果或許是關注及耕耘原民議題的朋友們可以多加交流和分享的部分。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前右起:Saiviq Kisasa、Pangcah 阿美族守護聯盟成員、Isak Afo;後排Pangcah 阿美族守護聯盟成員[/caption]   附註
  1. 施正鋒〈都市原住民政策初探〉,台灣法律網(2013年9月4日)
  2. 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
  3. 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對於澎湖、金門及馬祖地區人民亦同。
  4. 政府對於居住原住民族地區外之原住民,應對其健康、安居、融資、就學、就養、就業、就醫及社會適應等事項給予保障及協助。
 

作者介紹

李孟珊,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助理。
[AdSense-A]


[AdSense-B]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Changju Wu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