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我認為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應為原住民族所做的第一件事

我認為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應為原住民族所做的第一件事

by Snayian

  我說在地圖上看不見,是因為原住民立委的選區並非是地理地圖上可以清楚劃分的。   原住民族作為無法清楚劃分的整體

未來的蔡總統究竟該如何面對這群多數人似乎沒把票投給自己/民進黨的原住民族?

目前台灣國會總共有 6 席的原住民立委,分為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而這兩種身份類別的原住民人口在全國各地都有或多或少的分布,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地圖上難已經確劃分出原住民立委選區的緣故 ── 因為那就是全國嘛! 至於山地與平地原住民究竟是如何劃分,個人認為其實有相當大且必要的討論空間。 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原住民內部還有分成山原跟平原、而山原跟平原又是怎麼被劃分的。 根據《原住民身份法》,在 1945 年之前設籍在平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為原住民,並申請戶籍所在地鄉鎮公所登記為平地原住民者,為「平地原住民」;若當時登記並設籍於山地鄉內的原住民,則為「山地原住民」。 由此看來,山原與平原的身分認定既跟族群別無絕對關係(例如屏東有少數阿美族人被認定為山地原住民),也跟本人當下的現住地或戶籍地無關,一切都跟祖先當初被視為是平原還是山原有關,這其實是有點怪異又脫離現實的。   若更進一步談到,為何原住民似乎永遠都是國民黨的鐵票倉?這就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了,推薦大家可以閱讀 〈台灣變天,除了原鄉!原住民為何是國民黨的鐵票倉?〉 與 〈台灣大選/你看到的是藍藍的原住民嗎?〉 這兩篇短文,或許可以快速對原住民族人的投票行為有入門的認識。 不過在此我們先將上述的身分認定問題以及選舉投票行為的因果分析擱置一邊,畢竟官方認定族群身份還有一大堆尚待釐清與面對的問題存在 ── 比如平埔族群的復名及肯認;而選舉行為更是鑲嵌於歷史、社會及政治結構當中的複雜運作。 若我們暫且先將泛原住民族視為一個整體,那麼未來的蔡總統究竟該如何面對這群多數人似乎沒把票投給自己/民進黨的原住民族?   蔡英文應先代表國家向原民道歉

這並不是原住民族與哪一個政黨之間的角力,而是原住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修復。

個人認為,最重要且最具指標性的積極作為是,蔡總統必須真誠兌現自己選前的承諾:以總統的身分,代表整個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正式道歉。 以國家元首身分向全體原住民族正式道歉,代表的是一個國家願意正視過往歷史與政策對原住民族所帶來的傷害剝奪,代表的是國家肯認原住民族自然主權的存在,是一個國家落實轉型正義的積極展現,更是國家與原住民族和解的第一步。 在國際上,紐西蘭、加拿大與澳洲等國家,都曾由國家元首正式向原住民族道歉並進行相關的調查及和解。這並不是原住民族與哪一個政黨之間的角力,而是原住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修復。如同蔡英文競選時所提出的政見

「為實現社會正義、司法正義、歷史正義、土地正義和分配正義等轉型正義,由國家設置調查和解委員會,對歷代統治者所掌控而加諸原住民族的國家暴力歷史進行再梳理與詮釋、發掘真相,藉以釋放被壓抑與噤聲的歷史記憶,建立具各族群共識的『共享歷史』,達致『真相追尋』、『族群承認』,以及『國民和解』的目的;並對原住民族因而流失的土地、語言、文化、征戰傷亡等給予適當賠償。

任何調查結果產生前,由總統代表政府為 400 多年來原住民族所遭遇的剝削,向原住民族道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 在國際上,紐西蘭、加拿大與澳洲等國家,都曾由國家元首正式向原住民族道歉並進行相關的調查及和解。這並不是原住民族與哪一個政黨之間的角力,而是原住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修復。(圖片來源:Rusty Stewart,CC Licensed)[/caption]   道歉,以正視原民的被殖民史

轉型正義究竟只是選舉時喊喊的口號,還是國家未來追尋的目標,就看未來的蔡總統是否願意踏出和解與修復關係的第一步了。

綜觀國際原住民族人權相關法案或宣言之內涵精神,國家是否願意正式向原住民族道歉、進而採取相關補償/賠償措施,一直是原住民族基本人權是否被積極落實的重要指標。 國家是否正視自己作為一個外來者對當地原住民族進行殖民統治,進而使原住民族土地、領土和資源被剝奪,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使原住民族無法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行使發展權;這關乎的是原住民族基本權利的落實,而非選舉過程中一時所提出的牛肉政見,更不該是選後因為民進黨在原鄉開出的票不如預期而棄之不理的政治交換 ── 特別是當你深入去了解為何原住民在選舉時傾向投給國民黨:國民黨的資源及動員系統是如何深植於原住民族社會中,而原住民族又為此付出甚麼代價後,應該就更能明白原住民族權利之落實必須首先面對殖民的歷史與去殖民化的重要性。 因此,個人認為未來的蔡總統必須真誠的面對當初自己的承諾,進行歷史真相調查並向原住民族道歉,開啟和解的第一步。   對照目前國家對待原住民族的態度,蔡英文於競選時所提出的原住民族政策主張看起來更為積極、漂亮,特別是「肯認原住民族固有主權,落實民族自治」這個政策目標,若未來的蔡總統能夠一一實現當初所提出的政策,那麼對台灣原住民族權利的實踐來說會是一大躍進。 至於漂亮政策與落實政策之間的差距能有多小,或許就反映了未來這個國家執政黨對於原住民族的態度究竟是甚麼,轉型正義究竟只是選舉時喊喊的口號,還是國家未來追尋的目標,就看未來的蔡總統是否願意踏出和解與修復關係的第一步了。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日前另一篇分析為何原住民傾向投給國民黨的文章 〈故鄉為何總是一片藍天〉,當中略為提到族群互動經驗對於原住民投票行為的可能影響。 我個人始終相信原住民 vs. 國民黨 vs. 民進黨之間的三角關係,絕對不只是政治、利益或資源因素而已。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轉型正義究竟只是選舉時喊喊的口號,還是國家未來追尋的目標,就看蔡英文是否願意踏出和解與修復關係的第一步了。(圖片來源:中岑 范姜,CC Licensed)[/caption]   面對真相,是族群和解的第一步

看不起客家人、看不起番仔、看不起外省人的氛圍跟意識;那個東西,現在其實還在,只是藏得比較小心。

族群互動經驗或許亦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畢竟現實狀況就是「民進黨」與「福佬人」有很大部分的重疊,而從許多族群互動經驗當中多少可以看出福佬人的自我中心。 先前在一個馬卡道族復名工作坊的講談中,一位馬卡道族長老在提及自身的族群認同歷程時的所說的一段話使我震盪不已,他說:

「從小我的長輩培養我的是優秀的福佬人,我是優秀的福佬人,我不是番仔,那個時候我甚至看不起客家人,我看不起山地的,甚至我看不起在地仔 ── 在地仔就是那時候我們所認識的『平埔仔』;因為有很多地方在地仔講話的腔調、他們的生活習慣都跟其他真正在市街上生活的人不一樣,所以那時候我沾沾自喜。

我真的是優秀的漢人。漢人、特別福佬人,是一個很霸道(鴨霸)、野蠻、自大、沙文跟大男人主義的人……」

我自己雖然也是在一個本省家庭與文化中成長的人(我不會用「福佬」描述我的族群文化背景,因為那不是我們家所使用的詞彙,「台灣人」反而才是,然而這裡的「台灣人」究竟是包含又排除了哪些人呢?),但對這段話我卻感受複雜。 因為我明白他所說的那種看不起客家人、看不起番仔、看不起外省人的氛圍跟意識;那個東西,現在其實還在,只是藏得比較小心。 我想提這個不是為了要深化不同族群之間的對立,但如果這個國家真想要走向所謂多元族群共榮共和的願景,我想族群互動當中非常核心卻又避而不談的歧視議題是不能逃避的,因此面對真相是和解的第一步。   忽然想到官大偉老師(泰雅族)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的泰雅族的「Sbalay 哲學」:

「『共同面對真相』、『大家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和解的關鍵;這裡面除了『真相』、『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外,其實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大家』、『共同』、『尋求共識』這幾個要素。

從 balay(真的)、kbalay(使成真)、sbalay(和解)這幾個字彙的關連性,到『共識』這件事的重要,意味著『真相』、『共識』、『和解』三者相互支持、互為主體的哲學。」

我們甚麼時候才能夠是大家共同面對真相?   我想不是只有國家需要以最高層級展開所謂的歷史真相調查,每一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在一起的人也需要面對,那才是真正的和解吧!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28"] 對於泰雅族的「Sbalay 哲學」:「共同面對真相」、「大家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和解的關鍵。(圖片來源:Mata Taiwan)[/caption]   關於作者 Snayian,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畢,為青年組織「東華原民院街頭陣線」之成員。現為《Mata‧Taiwan》特約採訪編輯。
[AdSense-A]

相關文章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中岑 范姜,CC Licensed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