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回復族名卻遭公務員勸退:族名是認識原住民的開始,社會應更友善!⎪暨大原青在說話

回復族名卻遭公務員勸退:族名是認識原住民的開始,社會應更友善!⎪暨大原青在說話

by Contribution

  以前的我,只知道我是魯凱族,在平地讀書,好想跟漢⼈一樣很會讀書、好有錢,爸爸媽媽也要我多跟平地人做朋友,要我學習他們,這樣以後才能賺大錢,才有很好的生活。以前聽起來很好聽,現在想起來好諷刺。但這也不能怪我們爸媽,在他們那個年代,就是這樣跟隨主流社會,能站穩、跟上,就等於好生活來了,但這些是爸媽不希望我們過得比他們辛苦。 那是以前的我,現在我是魯凱族人, 雖然身體都在主流社會,但⼼卻都在部落。   族名是證明身份的最好方式 我是 Pukihinga Lapalave,魯凱族的命名法,其中 Lapalave 在現代稱為「家屋名」。在魯凱族以前的生活,每一個石板屋、每一個家,都有⾃己的名字,像我的家就叫 Lapalave;而 Pukihinga 是我男性長輩傳給我的名字,是貴族的名字。所以我的魯凱族全名 Pukihinga Lapalave 是「名字」+「家屋名」。 在部落,當 kaingu(祖母輩)問我「你是誰」,我回「我叫 Pukihinga 啊!」 Kaingu:「哪一個家的 Pukihinga?」 我:「Lapalave 的。」 Kaingu:「噢,你是誰誰誰的兒⼦齁!來,kaingu 摸摸看你。」 這就是我們命名的方式,也是過去生活中,人們認⼈的方式。   改回族名是我認為最好證明自己是誰的方法,而且 16 族裡,每一族都有自己的命名方法,每⼀個名字都是特別、都具有意義的。 例如泰雅族自己的名字後要接父親的名字,這就是他們的命名方式。如 Yukan Cinto 的 Yukan 是自己的名字,Cinto 是爸爸的名字,這樣在部落被問到「你是誰」,即便不認識你,也可以從你爸爸的名字知道你是誰家的小孩;如果還是不知道,問到了爺爺的名字,長輩就大概知道你是誰的孫⼦了。   興奮恢復族名  公務員卻試圖勸退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不管音譯或拼⾳,都只是記載我們語言的工具,最終還是要能真正願意去了解台灣這美麗的 16 族。[/epq-quote]命名很神奇,也是族群⽂化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但在恢復族名的路上卻有很多的歧視、不便,或很多的限制。 記得好清楚,在我恢復族名的那一天 —— 我應該換了三個服務我的⼈ —— 每個人都說不會辦理恢復族名!本來興致滿滿地要去恢復,但卻發現恢復族名好不被重視,也好不普及,甚至⼀開始還勸我說:「改族名很⿇煩喔!你還要去改健保卡啊、⼾頭名字⋯⋯」巴拉巴拉一堆,就只希望我打退恢復名字這念頭,即便我做好了萬全準備去恢復族名,當下真的好生氣! 當我要證明我自⼰是誰的時候被攔住,請問你們是我嗎?為什麼要這樣勸退我?   在恢復魯凱族名字到今天,每一天都充滿了好多興奮,即使遇到了很多地雷,但也有很多人因此而認識我,認識我的魯凱族 —— 改回族名是我的第一步,因為對我來說,不管音譯或拼⾳,都只是記載我們語言的工具,最終還是要能真正願意去了解台灣這美麗的 16 族,而不是認為我們都是一樣的,以為開一些管道,就等同於認識我們原住民族。   ⾝為原住民的我的朋友們,希望你們看到這裡,會開始想去恢復族名,這也是更認識⾃己的開始。 也希望漢⼈朋友,快點去認識你們身邊的原住民朋友;認識我們,讓在這片⼟地上的每個人都知道真實的我們,⽽不是以為認為原住民就只有一族。 我愛你們。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Pukihinga Lapalave,來自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是一位魯凱族青年,現就讀國立暨南大學⼆年級。從⼩沒有離部落太遠,直到上了暨南大學原住民專班,開始關注族群事務,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多麼特別,也希望⾃己能為原住民發聲,讓⼤家認識我們。 喜歡影像每一刻的情境與情緒,認為影像能傳送不一樣的訊息。希望未來能⽤影像傳遞原住民族的正確訊息給大眾。   照片攝影作者為 Sakinu Kazanilan,漢名林哲潁,是賽德克族與排灣族的原住民,目前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專班學生。 身為從⼩就在⼤自然擁抱下成長的原住民⼩孩,我喜歡影像 —— 希望將來有一天能透過影像,帶給更多人不一樣的故事與啟發。   專欄介紹:【暨大原青在說話】 為鼓勵新一代原住民為自己發聲,本專欄嘗試與國立暨南大學原鄉發展學士專班合作。 位於埔里的國立暨南大學原鄉發展學士專班,其學生均為來自各地不同族群之原住民,希望培育想回部落服務的原住民青年,也期待他們成為日後原住民自治的人才。 暨南大學原專班課程包含了台灣原住民史、原住民社會與文化、當代原住民議題、部落營造與規劃、原住民文學、原住民生態知識、原住民影像、部落地圖與傳統領域調查、部落工作實習、基礎族語(已開設六族)等,同時亦請部落族人親臨校園指導學生各項實作,如種植小米、建築賽德克族傳統穀倉、泰雅竹屋、學習織布、製作漂流木椅等,課程均開放校內非原住民學生一起學習。大二開始分為「社會工作組」或「觀光文創組」,選擇「社工組」的同學畢業後可以成為社工員或考社工師執照,服務自己的族人;選擇「觀創組」的可以從事「有原住民特色的觀光或文創產業」,協助部落打造友善環境的文化產業。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