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原住民

本文原標題為〈蕃童教育所症候群?〉
看來似乎有不少老師對原住民大學生學習態度之過度消極頗感憂慮,一位同事最近就指出:「常常會感覺到原住民朋友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可能不試圖理解或尋求解決之道,第一個反應反而是逃開。」 對於此番說法,筆者頗有感觸,但卻也略覺不安。感觸之因在於,無可否認,原民生遇學習困難時不太願意積極面對卻呈現消極逃避之態度,似乎是大部分老師都會有的感受,筆者也有不少經驗。 不安之處在於,前述憂慮所指現象恐怕需再詳加釐清,否則恐怕無助於學生學習狀況之改善。因為,這種「感覺」會不會是一種刻板印象?尤其是關聯至特定身分背景學生的刻板印象? 此一疑惑之源由在於,其實各族群背景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拙於面對學習困境的類似現象,大學人人可念的時代更是如此。但是在缺乏較嚴謹的差異分析之前,我們其實並不明瞭,學習態度消極的原民生,其逃避心態有多少比例是出自於同儕間共同或類似的原因,抑或有多少比例真出自於族群差異因素? 當原民生在校園裡算是一個敏感群體之際,在前述問題未獲釐清前,將「逃避」此類標籤用於該群體身上,風險不小。第一,此舉可能誤解了現象本質,或許部分原民生的學習態度不積極真的只是個人因素所致,與群體特性無關,無分區別地標籤化反而可能導致個案輔導方向上的偏差。第二,過度簡化之論斷且又不斷強調之,可能由於問題化了此一群體,無意間誘引著更多原民生走向自我實現的預言效應,反而無助於輔導其培養適當的學習態度 當然,不可諱言,原民生的前述學習問題,某些側面可能真的與群體特性有關。然而,除了指出此一可能性之外,深入瞭解其成因,或許更有助於輔導工作之進行。 譬如,學校只不過是社會的縮影,原住民族在國家社會裡的受宰制地位,也可能在學校的課程、教學、規訓體制或人際網絡中被複製再現。身處此一校園權力結構下的原民生,或許極為容易走上《賽德克.巴萊》一片中的小巴萬之路,明明就具有勇士菁英潛質,卻在稍遇挫折屈辱後,寧願逃學待在部落裡跟莫那頭目討酒喝,而不願意回到蕃童教育所上課。如今,這種「蕃童教育所症候群」,不僅出現在基礎教育階段,或許也往著高等教育蔓延。 同事們能夠意識到原民生學習問題的特殊性,已屬這個時代的幸運。但若能對於其背後諸成因深入理解,一方面會有助於為人師者對此一特殊群體同理心之深化,另一方面,才更可能有機會在制度面共同探尋具體有效的教學輔導機制,讓這些原住民族未來菁英們成功尋得其個人與族群的生命出路。  
本文經原作者 Tunkan Tansikian 同意,轉載自《台灣立報》/圖片來源:《關懷與知識》

 

想隨時看更多原住民的新聞和故事嗎? 現在就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吧!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