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地方流域記憶蒐整計畫」將於2022年2月11日~3月12日,在埔里籃城聚落的大灶美術館舉辦「人.流:眉溪流域成果特展」,邀請您體驗眉溪在地歷史文化!
巴布薩
-
-
活了將近 35 年,到這星期才發現並考證得知,我是原住民的後代 ── 彰化馬芝堡番社庄的巴布薩族(Babuza)後代! 很驚奇,尋根原來是這麼令人興奮的一件事!
-
台灣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早期即居住著多元族群的原住民族,除了官方目前認定的 16 族外,仍有許多原住民族群居住在台灣,或許教科書上沒有教,但這些族群卻真真實實的存在著。 然而,對自己根源有興趣的民眾,常常不知道從何找起,可能就錯失放棄了探究自己文化脈絡的機會。
-
編按:客委會主委李永得 5/23 到立法院備詢,其中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質詢「浪漫台三線,你要讓我知道是哪三條線?」,讓李尷尬回應「台三線不是三條線,而是沿線有客家地景的一條公路」。但若考慮台三線在許多路段是沿著清代延至日治時期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建築,那麼我們的政府官員在經營「浪漫台三線」觀光,可能還得由更多歷史角度來看。
-
我們今天來這邊烏牛欄之役紀念碑,也就是 228 事件的最後戰場,這個地方也是早期道卡斯族的傳統領域,叫做牛相觸,對面遙望巴宰族的部落,也就是所謂的烏牛欄。 但是我們的課本從來沒有教我們這些 ── 甚至今天埔里的元宵攻炮城竟然是以攻擊平埔族群的部落為主題,完全不尊重我們的尊嚴。
-
過去兩年,部分排灣族的部落都舉行了他們最盛大的祭典 ── Maljeveq,也就是俗稱的「五年祭」。但是讓大家猜猜看,五年祭的祭期,總共多久呢?
(A)5 年
(B)5 天
(C)1 年又多一點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