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歷史,一旦變成政治符號,就失去了真實性;任何研究,一旦變成媚俗,千篇一律走到相同的結論,就失去了探究的樂趣;
任何理念,一旦變成政治的召喚,就失去思想的獨立,而只是動員的工具。
臺灣史的悲哀在於此。在統獨言論霸權的爭奪中,它不再是父祖的血脈故事,而是交鋒的利劍。」
本文原標題為〈“Are you Han ?” —— 外行人試論台灣人與印尼人的人種關係〉。 應該很多台灣人會從椅子上跌下來:台灣人跟印尼人有人種起源上的共同點? 典型反應應該會是:「那些人不是『番』嗎?。我台灣人才不是番!」或者「印尼?那不是一個很落後的地方嗎?外傭不都是那裡來的?我們怎麼會跟人家有共同祖先呢?」。 [caption id="attachment_1576"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18 世紀清朝畫家描繪的平埔族風俗圖畫〈迎婦〉。[/caption]
讓我這個外行人試著整理一下,為什麼台灣人也與印尼人流著(部分)共同血液。 是這樣的—— 昨日學術會議後的晚宴時刻,我與印尼來的人類學家聊起天來。 聊到東南亞各國人種的起源,聊到了東南亞多國共同的南島民族(Austronesian peoples),雅加達來的這位六十多歲的白髮學者,於是開口問了我一句:“Are you Han ?”(編按:「你是漢人嗎?」)
說穿了,台灣人其實是被大中國漢化的混血兒。當年蔣介石戰敗逃難若是逃去「光復」越南(越南曾歸化或附屬中國共上千年,台灣呢?兩百…),或是去到菲律賓或印尼,或許這些人民的命運就會像今天的台灣人,未經思考而吐「我們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 就像,法國,在非洲殖民時期,對法屬國家人民的教育一般:據說那個年代,黑人小孩開口說的是:“Nos ancêtres, les Gaulois…(我們的祖先高盧人……)”。 台灣人只要還立願「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就得繼續當殖民地子民。再者,看似自由民主的今天,我們真的已經不是殖民身份了嗎?被統治慣了的台灣(直到總 統改為人民直選才能夠算得上殖民結束),要人家不質疑我們今天的主權,可能得先把自己的心路歷程搞清楚:我們是怎麼「以為自己是高盧人」的?! 昨日那一個深秋的夜晚,越南河內最是舒服的涼爽氣候下,我與印尼人類學者,夾在各國前來的生物醫學研究員當中,緩緩交談。印尼與台灣之間也仿甫,默默地,通過了一段細細的電流……
本文原作者為 Quý Miêu,轉載自《想想論壇》。想隨時看更多原住民的新聞和故事嗎?
現在就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吧!
圖片來源:歷史文物陳列館、richter@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