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a 是過往太魯閣族家戶和部落的信仰核心,每一個家或部落成員,都必須恪守。否則一人違規,全家或全部落都會遭殃的。例如住屋進門的右側有一大床(dngiyah),是專供年輕人玩耍或晚上睡覺時可相互揉摟抱之處,但嚴禁偷吃禁果,否則家人或親戚會遇危險,甚至會發生不幸。部落耆老解釋,這便是以太魯閣族獨有的 Gaya 約束族人的倫理,不能只想著滿足生理慾望,忘了防禦警覺性。
故事
-
-
在其他民族當中,雖然也會有屬於自己家族存放的特殊空間,但是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在阿美族的母系社會代表一家的大小事務歸女性管理,部落事務仍由男性管理,母屋間與寶庫代表的阿美族的母系社會當中,由母系家長控制家庭事務及維持家庭,並控制家裡三寶(煙、酒、鹹肉)放在寶庫內的情形,。
-
士文溪以南的排灣族,19 世紀末的建築形式已與北部排灣族石板屋類型有所差異,而呈現各自的地域性建築型態樣貌。主要有「內文式」與「牡丹式」兩種類型,這兩個區域聚落內建築群的配置較為鬆散,形成類似散村的聚落型態,與北部排灣族石板屋聚落集村型態的空間景觀有明顯的差異。
-
會所制度一般被認為與魯凱族及排灣族的貴族制度相衝突,因此多數的魯凱族、排灣族聚落中並無會所建築;少數擁有會所建築的聚落多位於族群分佈區域邊緣,並且靠近原本即有會所制度的其他原住民族群,譬如鄰近的鄒族、卑南族等⋯⋯
-
遙遠的過去沒有捷運跟商圈,原住民遷徙時都怎麼選擇該住哪呢?根據王人英(1967)所著《臺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調查,臺灣原住民族主要因為天然災害、土地耕作面積不足、交通不便這三個因素而遷移,而針對這三個因素,各族在選擇居住地時也有不同的權重。
-
電影《賽德克‧巴萊》裡,群起反抗的賽德克族人,在山林裡移動迅速,日本人猝不及防,覺得真是遇到鬼了。賽德克族人在山林裡的優勢,除了非常熟悉地形之外,高聳的望樓讓他們能悄悄地觀察日本人的行蹤,也是族群間戰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