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漢本遺址的主人是誰,從天龍國跑來宜蘭被颱風土石流掩埋?

漢本遺址的主人是誰,從天龍國跑來宜蘭被颱風土石流掩埋?

by vanessa_lai

從宜蘭縣南澳鄉的武塔國小開往金洋後山的路上,眼前的景象先是武塔隧道後段的道路施工,依蘇花改計畫,即將被鋼筋混凝土架成高速公路的路段,原先以為只有部分路段正在進行改善工程,沒想到沿路上有幾塊也是與蘇花改相關的施工。 大風捲起的塵土,使得坐在卡車後面的我和泰雅族朋友不禁拉起衣領遮住口鼻,眼前的視線也因為揚塵愈來愈模糊。 以往對於蘇花高、蘇花改的評論多半提及要保護生態、質疑地質脆弱還要冒險蓋,或是討論蘇花高帶來的觀光效應可能對花蓮在地的衝擊。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光是在蘇花改工程本身就經過了清營盤址、清水遺址、武塔遺址、東澳遺址…… 這些聽來陌生的遺址,其實串起了從台北到花蓮的史前生活樣貌,而自 2012 年 3 月 5 日偶然發現的漢本遺址則帶來更大的驚奇。   歷經三年考古,漢本遺址重見南澳

…… 陶器殘件,亦包含打製的帶穿石環,這些跡象說明漢本遺址是一聚落型態的大型遺址。

當時是在環境影響評估文化資產調查作業時發現的,僅出土一件帶有拍印紋的陶器,經由考古學家初步推斷為金屬器時代晚期的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之遺物,年代約距今 1,000 年上下,與早年學者採集紀錄的描述一致(註1);就普洛灣這類型的遺址而言,從過去的研究顯示農業仍佔重要地位,農耕用具除了是鐵製之外,還有不少小型的石鋤,也能發現少量的獸骨(註2) 漢本遺址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漢本聚落附近,大致在漢本車站南側與和平溪北岸之間的海岸平原與西側緩坡。驚奇之處在於周遭是海岸與高山地形,一般認為交通不方便、不易人居,沒想到可以在這處遺址發現厚達兩三公尺的文化層(註3) 歷經三年考古,隧道口開挖西北側護坡土方與沉沙池四周地表,可見大量金屬器時期紅褐色系素面或帶有各類拍印紋飾的陶器殘件,亦包含打製的帶穿石環,這些跡象說明漢本遺址是一聚落型態的大型遺址。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漢本遺址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漢本聚落附近,大致在漢本車站南側與和平溪北岸之間的海岸平原與西側緩坡。(圖片來源:Jason Shaw,CC Licensed)[/caption]   考古學家:漢本兩文化疑因土石流消失

挖掘遺跡中發現有人類骨骸並非葬在墓中,而是蹲著被掩埋,推斷可能是突遭土石流掩埋。

漢本遺址重要的金屬遺物則包括鐵渣塊,顯示當時有冶鐵跡象(註4)。目前發現的第一層文化層和台北八里的十三行文物很類似,裡頭有煉鐵的痕跡,陶器、青銅器和石器都有,甚至還有金箔。第二文化層則是和花蓮花岡山遺址類似,尚未發現煉鐵能力,可能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的聚落。 考古學家劉益昌近日指出,兩個文化層可能都是因為地震或颱風帶來的土石流而讓聚落消失。 根據近年來得到的古環境訊息表明,宜蘭地區在 2 千年前左右曾發生氣候條件的重大改變,可能因為暴雨頻率增加,導致山區山崩或土石流事件頻繁發生,由於降雨型態改變,不僅在蘭陽溪上游堆積了大規模的礫石沖積扇 ,在宜蘭平原南側的梅花湖及平原區沉積物中也留下異常水文狀態的證據(註5);並且在挖掘遺跡中發現有人類骨骸並非葬在墓中,而是蹲著被掩埋,推斷可能是突遭土石流掩埋(註6)   東部早期互動密切,遺址主人可能來自淡水

立霧溪流域、蘭陽平原、東北海岸區域…… 與淡水河口的十三行文化早期有著密切關連。

除了石片、鐵器以及豬顎骨等生態遺物,還有一樣有著特別紋路的陶片,像眼睛形狀的­圖紋,叫作附加堆紋。這一個圖紋從新北市淡水的十三行文化一直­往南到台中清水營埔文化,另外在東部地區宜蘭南澳的漢本遺址,在到花蓮玉里以及玉山國­家公園出土的遺址中都看的見 ,與金屬器時期的十三行文化上、下文化層物質的文化相似(註7) 也因此漢本遺址的發現更確定了東海岸北端南島語系民族的遷移路線,讓現在的宜蘭到花蓮的考古拼圖更加完整。可見當時人們雖然崇山峻嶺阻隔,仍可藉著其它方式進行密切往來,畢竟位於沿海的交通算是方便,可能有船隻作為聯外的交通工具。愈來愈多遺址的發現也反映史前時代晚期原住民之間更為複雜的互動關係。   不過,十三行文化向來被視為是台北地區的凱達格蘭族祖先,怎麼會跑到宜蘭去?   在此需要澄清的是,族群邊界本身並不固定。 臺灣原住民族原先並沒有整個族群的概念,通常是由統治者或學術者給予分類的方式,如所謂平埔族、高山族或原住民意識的形成其實是相當晚近的概念;因此透過遺址,除了看到時間的變遷,實際上人群的分佈也持續改變。 事實上,廣義的十三行文化有複雜的時空類型,根據時間、分布區域及文化內涵,可區分為早、晚兩期及七個不同的類型。其中早期為年代距今 2,000~1,000年之間,包括十三行類型、後龍底類型、番社後類型;晚期年代距今 1,000 年以內,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與普洛灣類型。 劉益昌以類型學和絕對年代的觀點考察,認為台灣北部地區金屬器時代十三行文化的興起,是植物園文化晚期受到外來金屬器製造技術傳入的影響逐漸轉變而成,十三行文化最早仍出現在這個地區,但隨著時間推移向晚期發展的方向是從淡水河口沿著海岸向東、向南發展。 近年來較多的東海岸考古資料,顯示立霧溪流域、蘭陽平原、東北海岸區域在距今 850~1,200 年前後階段的文化,與淡水河口的十三行文化早期有著密切關連,因此這些人群實應來自年代較早的淡水河口鄰近地區(註8)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近年來較多的東海岸考古資料,顯示立霧溪流域、蘭陽平原、東北海岸區域在距今 850~1,200 年前後階段的文化,與淡水河口的十三行文化早期有著密切關連。(圖片來源:Jason Shaw,CC Licensed)[/caption]   宜蘭天然屏障有助遺址保存

一處遺址並不會只有遺物的考古價值,還包括了整個人群與文化環境的關係。

由於蘇花改道路開發工程不會中止,目前遺址只能做到搶救遺物,而不能做現地保存,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將考古工作告一段落,接著掩埋遺址,繼續讓工程進行。在此顯現公共建設與文化資產之間的矛盾,當蘇花改被指定為「國家重大建設」時,便只能折衷進行「搶救文物」,然而一處遺址並不會只有遺物的考古價值,還包括了整個人群與文化環境的關係。 為什麼不只是遺物,更要把環境的因素考量進去呢? 比如一般以為宜蘭是靠海岸或被高山環繞的地形不易形成聚落,但也有可能解釋成是一絕佳的天然屏障,在自然與人文上發展成獨立體系,因而有機會造就宜蘭的古人文歷史。 不過宜蘭由於處在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受冬季東北季風影響,是台灣低海拔地區生態系統較為敏感脆弱的區域,因此當相關資料顯示宜蘭的史前文化幾度有重大轉變,甚至消失時,過去的考古學家曾將之歸因於未發現或遺址遭到破壞,現在隨著愈來愈豐富的古環境資料累積,可以較為全面地推論氣候環境對史前聚落文化發展的影響(註9) 所以盡可能保留遺址空間將有助於重建古環境的面貌,也得以進行更細緻的考古學文化研究。   學者:政府應正視臺灣的文化複雜多元性

從史前人類的文化領略台灣島史的海洋精神,將臺灣史的視野加深到 3 到 5 萬年前的人類活動史。

另外,這次偶然挖到遺址,儘管官方說法是非常意外,但其實反映環評階段的一大疏失。 地球公民基金會早在 2011 年底指出公路總局只做工程以西的踏查,要求公路總局針對可能有文化遺址的區域做全面補充調查,然而公部門堅持環評嚴謹,因此只派隨行考古人員現場監看部分工程點位,沒想到在沒監看的工程段發現了這樣重大的文化遺址(註10)   劉益昌曾在《考古學視野的臺灣歷史》一文提出當前臺灣歷史學界或地方文史工作者的盲點,因為依然主要以文字歷史作為歷史書寫的方向,其間難免隱含中原中心主義及大漢沙文主義,甚至殖民的史觀。 這幾十年來,劉益昌參與遍及全臺重大遺址考古工作,他認為臺灣的歷史不該只停留在 400 年的外來史,應該改變從大陸中心體系看臺灣的意象,而要正視這塊土地上的複雜多元性,從史前人類的文化領略台灣島史的海洋精神,將臺灣史的視野加深到 3 到 5 萬年前的人類活動史。   附註
  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宜蘭縣南澳鄉漢本遺址考古發掘計畫書
  2. 劉益昌,台灣北部沿海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之探討,平埔文化資訊網
  3. 台灣考古的重大發現–蘇花改挖出千年漢本遺址
  4. 漢本遺址搶救發掘
  5. 林淑芬(2008),〈聚落發展與自然環境變遷─以宜蘭地區史前為例〉,《臺灣史前史專論》 漢本遺址兩文化層 都因土石流消失
  6. 專家考據:漢本遺址.十三行屬同文化
  7. 劉益昌,再談臺灣北、東部地區的族群分布,平埔文化資訊網
  8. 同註5
  9. 同註2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臺灣的歷史不該只停留在 400 年的外來史,應該要正視這塊土地上的複雜多元性。圖為十三行人。[/caption]   關於作者 Vanessa,讀社會學、人類學的大學生,關注性別政治文化、社會運動。每天都要喝咖啡,平均 20 秒讀完一篇網路文章,喜歡在不讀書的時候一個人去閒晃,聽故事,觀察路人和風景的變化,是一個持續練習寫字的人。現為《Mata‧Taiwan》特約採訪編輯。
[AdSense-A]
[AdSense-B]

相關文章推薦  

你也有原住民或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Mata Taiwan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