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全台最感動人的博物館」恐因鄉長一句話成蚊子館?族人:苦心十年,請大家救救奇美文物館!

「全台最感動人的博物館」恐因鄉長一句話成蚊子館?族人:苦心十年,請大家救救奇美文物館!

by admin

得知花蓮傳來的消息,聽聞鄉長如何對待部落,遠在臺北工作的族人哭了。他拿出已經不在的母親當年為了奇美文物館工作時被記錄的照片,想念母親,更擔心他母親當年及部落族人多年來的努力都化成灰……

花蓮奇美部落,當年嫁作阿美族媳婦而從此投身部落營造工作的 Falahan(吳明季)更不甘地留言:「十年了!恍如一場夢!我人生最好的十年青春都付出在這裡!」

 

新任鄉長突發命令要部落撤出人事文物,族人錯愕

族人錯愕的,不僅是因為鄉長此舉不符事實、違反國家現行規定,更擔憂奇美部落耕耘多年的部落營造將毀於一旦!

奇美部落族人的擔憂,都是來自於今年(2015)4 月 1 日一個突發事件。

當日,花蓮縣瑞穗鄉新任鄉長陳進光無預警地告知奇美文物館駐館員 Kacaw(謝玉忠),叫他不用再來上班了。根據陳鄉長的理由,Kacaw 是因為身兼「奇美文化工作室」的負責人,等同在外兼職,並批評他「不好、不負責任」,因此要求他離職,表示會由鄉公所再另行指派部落族人擔任駐館員,同時要求目前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下稱「協會」)放置在文物館裡的文物館藏都撤出去,限期一週。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就好像 4 月 1 日的愚人節惡作劇,讓耕耘奇美部落營造多年的族人都非常錯愕!族人錯愕的,不僅是因為鄉長此舉不符事實、違反國家現行規定,更擔憂奇美部落耕耘多年的部落營造將毀於一旦!

 

你可能會想,Kacaw 一個人的工作權,又如何與奇美部落 10 年的營造成果有關?

這是因為 Kacaw 是由協會所推派出來的駐館員,背後代表的是多年來,奇美部落整體營造的努力與規劃!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600"] 4 月 1 日,來自花蓮瑞穗鄉公所一紙突如其來的人事命令就好像愚人節惡作劇,讓耕耘奇美部落營造多年的族人都非常錯愕。圖為奇美文物館。(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為永續在地產業,奇美 10 年前開始部落營造

為了救部落,創造部落得以自主的產業,…… 部落居民在 10 年前回到奇美部落,開始著手以累積部落阿美族文化為基礎的部落整體營造。

80 年代都還住在茅草屋、1986 年才有第一條聯外公路(瑞港公路)…… 直至 1992 年才開始有電話的奇美部落,一直是臺灣東部最偏僻、最晚開發的部落,無論是祭典或其他文化面向,都保留了最質樸的樣貌。

也因為近代才與外界接觸,奇美部落的年輕人不諳世事,10 幾年前曾發生年輕人集體遭詐騙集團騙光積蓄,整個男子年齡階級都連帶遭騙而不敢回鄉的憾事。為了救部落,創造部落得以自主的產業,包含 Falahan 在內的部落居民在 10 年前回到奇美部落,開始著手以累積部落阿美族文化為基礎的部落整體營造。

「我們部落營造的基礎,就在阿美族的男子年齡階級。」Falahan 說。

自 2005 年決定部落營造後,族人就歷經無數次的討論、開會、規劃,最後終於達成共識,決定動員部落男子年齡階級,讓年輕人輪流返鄉跟耆老學習傳統文化。族人犧牲每個人的時間與金錢,為部落傳承奉獻,為的就是能在現代的脈絡中汲取古老智慧,並從中精煉、創新,擺脫原住民族部落在臺灣不斷被邊緣化、被政治經濟宰制的命運,為部落闖出一條穩健的新出路。

而隔年 8 月 10 日 Ilisin(俗譯豐年祭)前一天落成、年輕人跟著老人遵循古法,花了無數個太陽與月亮搭建而成的阿美族傳統茅草屋,更是部落營造的一個里程碑。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直至 1992 年才開始有電話的奇美部落,一直是臺灣東部最偏僻、最晚開發的部落,無論是祭典或其他文化面向,都保留了最質樸的樣貌。(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因為近代才與外界接觸,奇美部落的年輕人不諳世事,10 幾年前曾發生年輕人集體遭詐騙集團騙光積蓄,整個男子年齡階級都連帶遭騙而不敢回鄉的憾事。(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部落營造整體規劃,文物館納入重要環節

奇美文物館…… 所以『優於』其他館舍,不在於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在內在的本質上。

茅草屋的動員,是部落重新凝聚年齡階級向心力的開始。待到屋舍落成後,部落幹部開始討論著部落營造的下一步,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正好位於茅草屋一旁,館內仍空無一物的奇美文物館。

族人認為這樣的蚊子館空著實在太可惜,於是在未有任何官方經費支援下,開始挨家挨戶搜集老相片、古文物,主動到台北、台東的大博物館去觀摩、上課與學習,為奇美文物館的活化做準備。也幸好是他們在 2007 上半年就已經展開文物蒐集、搶救,讓無數件珍貴古文物倖免於當年夏天肆虐各家戶的強烈颱風聖帕。

 

說來也很巧,當時全臺灣的輿論都在熱烈檢討國內的蚊子館,而在全國有 20 多處文物館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原民會」)壓力更是大!

在這樣的氛圍下,原民會對當時尚未開館的奇美文物館的經營策略也更積極。經諮詢國內研究原住民族文物極富盛名的李莎莉老師(現任北投文物館館長)後,決定在 2008 年與早已著手部落營造與文物保存的部落族人合作,編列專案預算,委託協會管理奇美文物館。而 Kacaw 就是在該年由部落族人推派出來,擔任文物館的駐館規劃員。

同年協會成立,原先 Kacaw 等族人為了申請經費、維護古文物的工作室也同時申請廢止,這也是為何奇美部落族人不解陳鄉長宣稱 Kacaw 兼任工作室負責人。歷年來,奇美文物館每年均獲得特優評鑑,而 Kacaw 更是獲優良評鑑,不知何謂「不好、不負責」。

 

讓奇美文物館如此獲得推崇的原因,就在於部落共同經營文物館時所採用的最先進概念 ── 生態博物館!

誠如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李子寧組長所說:

「奇美文物館不只是 28 座原住民地方文化館中少數能夠每年都能維持『特優』評級的館舍,同時它所以『優於』其他館舍,不在於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在內在的本質上。」

「透過部落居民集體的努力,奇美文物館達到了一個其他館舍,在目前及可預見的未來,都仍難以望其項背的境界:部落的生態博物館!」

 

那麼,揪竟什麼是「生態博物館」呢?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位於奇美文物館一旁的傳統茅草屋,是部落耆老與男子年齡階級的青年花費無數時間的共同成果,也是奇美部落營造的一項里程碑。(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最感動人博物館!奇美成為臺灣生態博物館典範

部落耆老先進文物館參觀「回娘家」的古文物後,有位 86 歲的老阿嬤 Adol 見到展示的阿美陶甕,悠然說出一則另眾人震驚的故事……

根據 Newcastle 大學博物館學博士 Peter Davis,同時也是 〈Ecomuseums: A Sense of Place〉 一書作者的定義,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是基於在地認同,著重地方參與,為在地社群或部落的福祉與發展而生的博物館型態;相較於傳統的博物館,一座生態博物館更在乎地方文化傳承的整體呈現。

生態博物館的概念自 1971 年發於法國後,全世界至今已有 300 餘座,多數在歐洲,而南韓、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也積極發展生態博物館中。

而在臺灣,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恰好與部落族人對奇美文物館的願景不謀而合!

 

「整個奇美就是一個博物館!」基於這樣的堅持,包含 Kacaw 在內的族人在規劃或導覽文物館時,總希望能與部落的生活有深刻的結合,甚至要能帶動部落集體發展,不讓博物館內的文化成為「死的文化」。

「這樣(死)的博物館已經太多!」「我們希望文物館能跟部落深刻結合,帶動部落集體發展,這樣才對部落族人有利。」

 

最讓小編感動的例子,是 2009 那年奇美部落與臺灣博物館合作,在奇美文物館舉辦了一場奇美文物回奇美」特展,將真實的文物帶回部落展出,在當時可說是台灣博物界的創舉。

就在開展前,部落特別請部落耆老先進文物館參觀「回娘家」的古文物後,有位 86 歲的老阿嬤 Adol 見到展示的阿美陶甕(atomo),卻忽然說出一則另眾人震驚的故事:

「以前奇美部落豐年祭的時候,會有兩個 kakita’an(部落族長)家的婦女頭頂這樣的陶甕,裡面裝酒,繞豐年祭會場一周。意思是:今天我們豐年祭要喝的酒就是這兩甕,喝完就沒有了。」

驚訝於阿嬤的回憶,族人決定在隔年(2010)恢復這項失傳已久的儀式,就這麼請 kakita’an 家的兩位婦女頭頂著裝酒的陶甕,繞祭場一週,接著由 Kiwit 及 Pacidal 兩個大氏族先後用肉及酒祭拜,迎接各自的祖靈 ── 沒有文物館,阿嬤很可能再也想不起這個儀式,奇美部落也從此忘了這個回憶。像這樣耆老藉由文物館的館藏而回憶並恢復的儀式,最少有 5 次!

除此之外,我想起先前到訪奇美文物館,館內的每件器皿、每張照片,就成了駐館規劃員 Kacaw 大哥最好的教材,和我們分享奇美部落的現況 ── 因為奇美文物館裡的每個館藏、每則故事都是活的,是與此文物館一起呼吸的部落正在發生的事:「你看這張照片,Ilisin 的時候,年齡階級的男生就要這樣把東西都吃完,有時候都吃到要吐了!」「這個東西是抓蝦的,等一下我們就會帶你們去河邊做!」

在部落與駐館規劃員的努力下,奇美文物館連續數年獲得特優評鑑,更於 2011 年被文建會選為全臺灣「最感動人的博物館」!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藉由文物館的文物典藏,耆老逐漸回想起當年的儀式,並重新在祭典中恢復。(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奇美文物館不僅是一座博物館,更是與周遭部落共生共息、活的生態博物館。(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十年耕耘不容抹煞,部落堅持自主共管

與部落共管也已經是未來的潮流和趨勢,族人希望各界能看見趨勢,開部落共管風氣之先,…… 和奇美部落共同持續試驗生態博物館能為部落帶來的可能性。

這也是為何族人對於新任鄉長上任後,立即強行撤換奇美文物館的優良評鑑駐館員,並要協會在一週內撤出其所有展品,感到非常憤怒與不解。

針對陳鄉長的作為,部落的公開回應如下:

 

一、鄉公所無故裁撤駐館員,違反國家法律

如上述,族人在 2008 年成立協會,與原民會合作奇美文物館專案經營時,就已經申請工作室的廢止,並沒有 Kacaw 身兼工作室負責人的問題,而根據小編查詢政府公開資訊,Kacaw(謝玉忠)作為負責人的奇美文化工作室也的確在 2015 年 4 月 1 日前核准停業。鄉公所於 4 月 1 日辭退 Kacaw,還立即要求 Kacaw 不准進文物館工作,是霸道無理的。

就算瑞穗鄉公所要解聘 Kacaw,也要依照行政程序跑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原民會委託承辦奇美文物館業務之單位,下稱「文化園區」)的相關流程,並應依《勞動基準法》於一個月前告知當事人,並支付資遣費。但瑞穗鄉公所完全沒有依照這些行政和法律程序,是嚴重違反現行國家相關行政和法律的規定,公所違法行為也已受到文化園區發函糾正。政府單位知法犯法,更是可惡。

 

二、駐館員代表族人十年努力,部落集體權不容矮化

過去兩週部落族人試圖與鄉長溝通,卻屢遭鄉長斥責「藐視公權力」,還限期一週要求協會將奇美文物館內的文物全部移走。當族人說明工作室早已辦理停業登記,鄉長才改口說辭退 Kacaw 是他「個人的意志」,他就是不要用這個人,並認為文物館產權是鄉公所,鄉長有人事任用權,還污辱 Kacaw 為「最差勁的館員」。

事實上,鄉公所之所以持有奇美文物館的資金,是來自於當年原民會的專案經費,為的就是支持奇美部落經營文物館,於是才將經費透過文化園區撥給鄉公所,再由鄉公所支持奇美文物館;所以文物館的成立是原民會撥款支持,而館藏則是部落族人花了 10 年時間,耗人力、物力蒐集而來,連文物館前的草皮、路燈等設備,都是協會向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東管處」)、原民會以及水保局花蓮分局爭取經費增建,並動員部落族人動手蓋起來。

「瑞穗鄉公所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任何付出(包含經費與人力),所以產權都是屬於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鄉公所先前的長官都知道這個脈絡,沒想到這個鄉長竟然不知道這個緣由。」

 

也因此部落說,「今天謝員(Kacaw)是代表整個部落推出來放在這個位置的人,是代表奇美部落集體的意志,代表十年來協調、整合、默默付出的部落居民的精神,扮演傳統部落組織和政府行政機關的溝通、協調、轉換的角色。」

「我們爭的是部落集體權!」族人強調,雖然鄉長試圖將此事件矮化為個人人事事務,但 Kacaw 自始就是部落推派出來,文物館也是部落整體營造的一環,鄉公所辭退 Kacaw,就是針對部落集體的不尊重與污衊。

 

三、回歸專業,堅持部落共管機制

「我們要的是部落自主權、部落集體權,這點絕不妥協。」在 4 月 14 日晚間奇美部落會議中,族人決議奇美文物館應由部落共管,自主經營。

族人也在聲明中提到,目前奇美部落已經和東管處以夥伴關係進行諸多合作,未來也將進一步規劃和洽談長期共管計畫,因此他們呼籲原民會與文化園區更應該藉由這次事件,以更大的格局與視野,透過專案方式讓奇美文物館附屬於某大博物館底下,讓部落族人在專業的協助下,能持續共管經營符合部落整體營造願景的生態博物館實驗。

「連專家都說,奇美部落是部落生態博物館的典範,」「與部落共管也已經是未來的潮流和趨勢!」族人說,希望各界能看見趨勢,開部落共管風氣之先,轟轟烈烈地和奇美部落共同持續試驗生態博物館能為部落帶來的可能性。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奇美文物館是族人 10 年來的辛苦耕耘成果,部落會議決定應由部落自主共管。(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危機即轉機,臺灣應思考在地營造的未來與正確方向

公部門做在地營造,又真的能比得上日日暮暮作息於當地,希望下一代能返鄉長久生活、耕耘、傳承的在地族人對自己部落的長久規劃嗎?

「從無到有,奇美部落辛苦經營文物館 10 年,如今陳鄉長一句話就要我們把東西全搬出去,想讓文物館變蚊子館?」Falahan 說,這次事情讓部落很挫折,人心惶惶,但作為一位耕耘奇美部落營造 10 年的阿美族媳婦,她回想起過去多年打造的部落營造成果,加上 2013 年部落族人共同集資成立的文化泛舟獲得各界廣大正面迴響,「我們已經有那麼多基礎,千萬不要被打敗!」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跳出來,主動分擔工作。」「透過這個機會,奇美部落也第一次學習為了維護自己的自主而勇敢說不!」

 

這次奇美文物館事件,的確讓我們看見部落經營與地方公部門合作在制度上的潛在問題。

想想看,一個部落為了下一代的將來而辛苦耕耘 10 年,出人出力,到處募資尋求單位合作贊助,好不容易才把一個飽受批評的蚊子館變成部落產業到文化傳承都不可或缺,且年年得獎,甚至被選為是「全臺灣最感動人的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的典範」,卻只因為地方首長的改朝換代就化成灰,館藏被迫移出,耕耘多年的駐館規劃員被迫離職(而且是在不合法的程序下)……

臺灣社區營造興起於 1990 年代,在中央政府的倡導與資源挹注下,社區營造常成為政治人物綁樁的白手套,早已是公開的祕密。這樣的體制是否真的是對臺灣長期在地經營良善,還是只是變相「鼓勵」在地居民消極處理在地營造,反正產權什麼的都歸政府所有,政權一更迭、首長一不高興,就可以全部收回去?

而讓公部門做在地營造,又真的能比得上日日暮暮作息於當地,希望下一代能返鄉長久生活、耕耘、傳承的在地族人對自己部落的長久規劃嗎?公部門不了解部落脈絡與願景,卻又掌握資源與主導權,更是違反目前倡導部落自治的趨勢!

 

危機就是轉機,真心期待奇美文物館的事件,能讓我們一起更認真思考臺灣在地經營的方向。

短期來說,一些有長遠規劃的部落營造、建設,實應由中央主管機關(如原民會)直接以專案基金的方式,撥款給部落或相關組織;但此舉仍有政府透過主管機關操控部落政治的政治風險。長遠來看,我們還是支持部落自治或原住民族自治,讓部落發展能符合在地脈絡、族群依歸。

也希望大家都能支持奇美部落的決議,回歸專業,堅持部落共管,幫族人一起挺過難關!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結合部落族人的智慧與資源,奇美部落已創造出獨特的部落產業經驗。政府及相關單位也應慎重思考什麼樣的共管制度,才是對國人有利,對在地社區營造長遠的。(圖片/奇美部落)[/caption]

 

相關活動串連

支持奇美部落自主、共管奇美文物館,我可以怎麼做?

步驟一:加入個人或團體連署,支持奇美部落的決議

步驟二:將臉書或其他社群網站的圖像換成「只要文物館,不要蚊子館」倡議圖像

步驟三:分享本文,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與部落訴求,並追蹤奇美部落粉絲專頁,隨時關注本事件最新動態!

[AdSense-A]


相關文章推薦

 

你也有原住民或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奇美部落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