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明天(1/16)就要進行 2016 年總統大選了!你還沒決定好,要將神聖的一票投給誰嗎?《Mata‧Taiwan》在選舉最後一日進行了總統政見的最後整理,幫助各位關注原住民議題的鄉民決定心中的一票! 原民台《部落大小聲》自 12 月專訪三位總統候選人 ── 朱立倫、蔡英文、宋楚瑜,並邀請族人針對候選人的政見評論,專訪圍繞在幾個核心問題,包括原住民族自治、傳統領域回復與管理、都市原住民及平埔族群認同等議題。 自治政策:蔡肯認原民主權、朱認土地仍屬國家
首先,在原住民族自治與傳統領域議題方面,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認為自治有三項關鍵 ── 教育、文化發展與原鄉特色經濟,「原民會跟教育部成立專責單位針對原住民適性發展教育內容」,並推動「原住民族教育自治專章」,而文化保留則也要有相關法令基礎。 但是,朱立倫認為空間要整合在一起才能推原住民族自治,因為「都會區原住民沒辦法區隔開來」,「無法達到國中之國、政府之政府」。他覺得很多人可能會誤解原住民要取得土地的所有權,實際上並非如此,「所有權仍然是政府、國家的」,要「落實土地和海域管理權」,且將土地相關辦的層級拉高、應鬆綁限制。 親民黨籍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則多次強調擔任省長任內的經驗,回憶起有族人朋友跟他說「臺灣光復了,但我的土地沒有光復」,讓他感觸很深。 宋楚瑜體悟到「原住民要的不是救濟,要的是公平的機會和尊重」,因此他認為「就業和基本的經濟」是原住民族需求的關鍵,也批評當前政府對於原住民族播出的預算太少,在他過去任內,「親自督導預算,預算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而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回應原住民族自治,提到自己當選後,將在 8 月 1 日原住民族日以代表國家的身分正式向原住民道歉,讓道歉作為落實轉型正義的起點,修復國家與原住民族的關係。蔡英文補充解釋,這次原住民族相關政策是她所第一個提出的完整總統政見,主要原因是基於「民進黨與原運長期的夥伴關係」,發現對民進黨來說,「最完整的就是原住民政策」!此舉,也表示民進黨對原來主人的尊重。 在道歉之後,將在總統府下設立調查和解委員會,釐清並還原 400 年來的歷史事實,同時回復、補償原住民族權利。蔡英文認為「現在執政者提出的自治法欠缺很多實質的自治」,因此下次還是會提出民進黨自己的版本,包含三種重要元素 ── 明確空間範圍、土地權利明確化及穩定財源。 在自治的進程上,先由原住民組成自治籌備團體與政府協商,也不排除找出示範性自治區。土地的問題,蔡英文建議從相對單純的地方著手,配合自治的實踐一步步解決,她也承認當前傳統領域受國家限制的問題,「一體適用的法律忽視族人的需求」。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31"]對民進黨來說,「最完整的就是原住民政策」!此舉,也表示民進黨對原來主人的尊重。

在都市原住民方面,朱立倫舉過去新北、桃園市長經歷為例,都市原住民的政見是「安居樂業」,具體包含就業輔導、居住補助或貸款、教育津貼及社福照顧。 他認為應該強化相關支援體系,也就是地方基層的協進會、頭目的服務。另外,為了讓年輕人安心去工作,他建議勞工局要加強訓練,讓原住民能夠根據專長就業,並推動在社區的生產和就業。 朱立倫也認同居住的重要性,說要讓原住民參與自行修建房屋,以達成「住者有其居」,「三鶯、溪洲大概都在今(2016)年底可以完成」,「從我過去 13 年的地方首長經驗,對跟所有的原住民朋友在一起,不管是都會原住民或原鄉的部落原住民,我們都是用多元的角度全方位的來支持。」 宋楚瑜受訪時表示,他發現原住民在近幾年來最大的改變是人口的轉移。 愈來愈多都市原住民,他提到自己的政見是,當選後一年之內會興建原住民示範部落,自籌款、銀行貸款、政府補助各 1/3,藉此協助重要的大都會解決居住問題,並推動「職業訓練計畫」。宋楚瑜並批評,國民黨、民進黨執政共 16 年 都沒有勤跑部落解決實質問題。 蔡英文的都市原住民政見則聚焦在協助就業與創業,「中央與地方將合作特別協助」,「原住民產業發展與原住民在都會的創業、與原鄉有必要連結」。 另外,她也很重視教育議題,也就是原住民小孩的傳統、語言的教育,將「推動專職的教師保障」,而最擔心居住權益的問題,民進黨把都市原住民納入社會住宅的計畫,帶進原住民生活習慣。 她提及自己很欣賞桃園原民局局長 Kolas Yotaka(編按:抑是本次民進黨提名不分區立委第 7 名)與市長鄭文燦的「15 歲以上做都原意外保險」的政見,最高可以保到 30 萬,「桃園市政府支出有限,但對於原住民照顧很大」,因此未來希望可以在各地政府更完整地推動意外保險。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5472"]原住民在近幾年來最大的改變是人口的轉移。…… 興建原住民示範部落,自籌款、銀行貸款、政府補助各 1/3,藉此協助重要的大都會解決居住問題。

最後,在平埔族認同議題,朱立倫覺得「平埔族群有點像是民國 38 年很多的大陸各省籍的來到臺灣,變成等於是通婚的結果,現在經過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已經到了第四代了。」他認為平埔族群要做完整的調查,並對族譜、血緣要有更深刻瞭解,平埔族可能面臨被身分認定的挑戰, 所以文化的找尋是目標。 宋楚瑜認為對平埔族群,如同其他不同族群都予以尊重,「對於少數民族,我們不是用這種可憐、同情的態度,而是予以尊重、公平的機會,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 蔡英文看待平埔族群的態度是「尊重並協助他們的認同」,她知道很多人對於平埔族群有所保留是因為擔心資源不夠分配,但認為這樣不對,「預算應該要同樣增加」,既然要推動平埔族正名,「也要得到國家足夠經費挹注」。 族人回應:朱重國家發展、宋務實但思維落後、蔡更具體卻乏細節陳述很多人對於平埔族群有所保留是因為擔心資源不夠分配,但認為這樣不對……,既然要推動平埔族正名,「也要得到國家足夠經費挹注」。
族人看待三位候選人的態度,主要認為朱立倫「只著重地方自治」、「國家發展主義」;而宋楚瑜被批評是「忽略現在原住民的需求」,例如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理事長高德義(排灣族)質疑宋「說不能救濟(原住民族),卻顯得自己像『救世主』」、「整體政見可行性算高、較務實,但不太了解當代原住民需求和全球的潮流,也缺乏理想性」,認為宋楚瑜恐怕是在用「落後」、「階級」的思維去解釋部落的解決問題,而不夠強調原住民族的結構性與主體性。 至於蔡英文,卑南族民族議會代表人馬千里稱讚「比起 4 年前更具體」,不過缺乏細節的陳述;他會好奇「是否納入延續之前(陳水扁)簽署的新夥伴關係」,因為其中提及的「原住民族國會族群代表制」將可能讓國會席次就不會只是現在的六席。另外在原住民族教育法的調整,他發現當前地方政府並不夠重視,導致落實有困難,希望未來要調整成雙軌制,並讓族人決定怎樣形式。 對於民進黨提的互助銀行的政見也很感興趣,「原住民在一般商業銀行不具價值,導致創業、土地周轉很難貸款」,未來此政見在原住民族金融體系扮演的重要角色值得觀察下去。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整體政見可行性算高、較務實,但不太了解當代原住民需求和全球的潮流,也缺乏理想性……

- 原住民族電視台
- 點亮台灣LIGHT UP TAIWAN
- 改變從自已開始
相關文章推薦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翻攝自《美麗島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