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我是 233 個孩子的爸爸!原民青年中途之家創辦人:愛,是瞬間改變人的最大力量

我是 233 個孩子的爸爸!原民青年中途之家創辦人:愛,是瞬間改變人的最大力量

by newstonight

  憶起首次到部落關懷時,有個孩子的眼神引起田永利的注意,那是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的眼神。打聽後才知道孩子的家都是空的,冰箱也是空的。 「實在窮到不行!」田永利這麼形容。 有些部落位於偏僻,交通不便,如果要政府協助,公文簽發耗費時日,但飢餓那能等待?   田永利自費購買物資,結果不到三個月就破產了,他才發覺社會中有太多破碎家庭需要幫助,遠遠超過他的想像,只靠他一人的力量是做不來的。 長年的堅持,商家們陸續知道了田永利的行動,不僅貨品買少送多,還拿現金捐獻,甚至有老闆出借廠房供儲存募集的物資,共同關心部落貧困家庭。   成立中途之家,提供原青家庭歸屬感

曾有母親偷偷告訴我,叫兒子週末別回家,否則飯菜不夠弟弟妹妹吃。

「有人問我為什麼山區生活那麼貧困?我舉例說山區遇豪雨,道路坍方,農作物無法運出去,結果就爛掉;如果盛產,作物價錢低才盤得出去,也賺不到什麼錢。這樣折騰幾次後,夫妻得借錢度日,越借越多,還不起時就自殺,孩子留給祖母,可是老人家又沒謀生能力,怎麼辦?」 「也有小孩的父親生病去世,媽媽又因癌症喝農藥自殺,祖父在土石流中機車打滑摔下山谷死亡,三個孩子只靠祖母種水蜜桃勉強過日!更有些孩子們就是孤兒!」田永利源源不絕地說著無奈的案例。 藉由在地善心人士的帶路與探訪,田永利將物資確實送達需要的家庭手中。「當然會遇到懶惰的人,但我們不幫那種人,我們要幫助的是想活下去的人,或殘病無謀生能力的長者。如果遇到年輕人,我就幫忙介紹工作,讓他們有固定薪資轉帳給山區家人,慢慢脫離貧困。」 部分原民青年高中畢業後,家中沒錢讀大學,部落又沒工作機會,於是下山找工作,但身上只有一點錢,無法租房子,公司也沒宿舍,於是田永利成立「原民青年中途之家」,收容需要暫時落腳安身找工作的原住民青年。田永利指出,這些原青都有辛酸背景,有的在家庭暴力中成長,有的被雇主剝削欺騙後,處於換工作的過渡期。 「有些孩子的家很遠,週末沒錢搭車回家,也沒錢吃飯,只好喝水度週末。曾有母親偷偷告訴我,叫兒子週末別回家,否則飯菜不夠弟弟妹妹吃。」這些心酸話,田永利痛在心裏。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田永利(左二)藉由中途之家,教導原民青年懂得幫助自己,也幫助族人。(圖片來源:田永利)[/caption]   懂得分享,是原住民的特質

這群青年被愛滿足了,就會開始幫助別人,他們懂得不能獨享,要幫助貧困家庭。懂得分享,就是原住民的特質!

原青中途之家收容過 30 多位原民青年,有的已有穩定工作,有的當兵,有的持續在中途之家搬運物資,藉此磨練身心,幫助族人部落。在中途之家,他們不僅可溫飽禦寒,也多了一位「爸爸」給予教導和關心,這是孤單原青一直渴望的「家的歸屬感」和「親人的溫暖」。 「很多原住民都忘記他們的專長了,原民青年天生英俊,打獵、繪畫、唱歌、跳舞…… 等優勢(編按1),平地人還得花錢去學這些才藝,可是原青到了平地卻不被認同,無法發揮,就會產生自卑。」 「能使人瞬間改變的最大力量,就是愛!中途之家提供食宿並發給整理物資的工錢,孩子們也學會了煮菜、打掃、自我管理。我不要求他們做大事,可是生活管理一定要到位、守時。」田永利肯定地說。 「住過中途之家的孩子們常看我臉書動態,休假會主動回來幫忙。這群青年被愛滿足了,就會開始幫助別人,他們懂得不能獨享,要幫助貧困家庭。懂得分享,就是原住民的特質!只要看到你不夠,就會和你分享。」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原青們在中途之家可溫飽禦寒,也有一位「爸爸」田永利給予教導和關心,這是孤單原青一直渴望的「家的歸屬感」和「親人的溫暖」。(圖片來源:林建成)[/caption]   盼政府建立公營中途宿舍

人一搬走,什麼都沒有了。一片空地哪會有文化和語言的存在與傳承呢?

原住民到了都市,學校也不重視部落語言和文化,漸漸地沒落了,下一代對部落母語和文化都不懂,怎麼辦? 「如果要鼓勵原住民青年回鄉,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不教,小孩就沒有方向;如果父母不在身邊,更是個問題。希望政府提供證照制度,培養部落青年傳承母語。文化保留不只是原住民族的工作,政府更是推手。」原民青年金勞恩說。 田永利建議政府建立「公營中途宿舍」,讓找工作的原住民青年能有過渡期,先免租金 3 個月,等找到工作再陸續還,類似助學貸款。有這樣的政策,原民青年的工作意願會增加,山上家裡收到孩子的薪資匯款,也可慢慢脫離貧困。   有人難免問:原住民搬到山下不就一切解決了?可山上的部落是原住民的文化所在,也是成長地,不但有根的感情,人也守護著傳統;人一搬走,什麼都沒有了。一片空地哪會有文化和語言的存在與傳承呢? 原青中途之家,是個感動與改變的轉運站,住過的青年們都有一個共同願力:「他們在社會站起來後,會懂得幫助需要的部落和族人。」 (本文原刊於《PNN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原標題為 〈原民青年中途之家的願力之旅〉,受原作者林建成授權轉載。)   相關活動串連 想協助或參與原青中途之家的行動?歡迎關注: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住過中途之家的青年被愛滿足了,就會開始幫助別人,他們懂得不能獨享,要幫助貧困家庭。懂得分享,就是原住民的特質!(圖片來源:田永利)[/caption]   編按
  1. 此處意指部分原住民有天賦,卻未受社會重視而埋沒,並非刻板化原住民、忽略族人後天努力。
  關於作者 林建成,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院校新聞研究所碩士,亦為資深新聞記者,現任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主編。曾任公視新聞「深度報導」主播、「公視演講廳」製作人、外交記者、外電編譯;中華民國 91 年國慶典禮電視廣播聯播統籌;美國聾啞雜誌《Deaf Life》封面故事發表;美國北美衛星電視公司新聞部《台灣一週》主播、記者;美國華美電視公司新聞部主編、記者。
[AdSense-A]

相關文章推薦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主圖來源:田永利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