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得第一次在墨爾本和 Shellie 見面,她用很驚嚇的眼神看著我煮的味增湯。在雪梨,她很愛 85 度 C 的蛋糕;在艾麗絲泉,我們坐在火爐邊吃豆腐堡;在布里斯本,我照顧她遠道而來的長老們;而每次到達爾文,只要一通電話我們就會相約見面。
對我而言,她就是那麼真真實實生活在世界上的一個朋友,在舞台上我敬佩她,下了舞台,我仍受啟發。
我常常會忘記我們其實有著不一樣的膚色,不一樣的口音,但想了想,這些不同又怎麼樣呢。
我還記得第一次在墨爾本和 Shellie 見面,她用很驚嚇的眼神看著我煮的味增湯。在雪梨,她很愛 85 度 C 的蛋糕;在艾麗絲泉,我們坐在火爐邊吃豆腐堡;在布里斯本,我照顧她遠道而來的長老們;而每次到達爾文,只要一通電話我們就會相約見面。
對我而言,她就是那麼真真實實生活在世界上的一個朋友,在舞台上我敬佩她,下了舞台,我仍受啟發。
我常常會忘記我們其實有著不一樣的膚色,不一樣的口音,但想了想,這些不同又怎麼樣呢。
我是個不會族語的孩子。
這幾天看了一篇文章〈被偷走的一代:丹麥的一場社會實驗,如何毀滅了一群孩子的自我〉,看完的當下眼淚已經濕了整張臉,腦海中閃過 imu 的臉,想起 imu 這一生經歷的,是否也是如此?
本文原作者 Xiuhtezcatl Martinez 是一位 13 歲的美國環保運動者,父親是來自墨西哥的阿茲提克族。Xiuhtezcatl 自出生就開始參與各種阿茲提客族的祭典與文化活動,與族群文化有很深的連結。 人們時常忽略,甚至是遺忘我們的生活和土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不再尊敬這片土地及生活其上的人們,也不再與彼此站在同一陣線,這般心態正阻礙著人類的發展。現今過度崇尚物質消費的生活型態助長了企業發展,卻也醞釀著氣候與環境的災害,損壞人類賴以維生的自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