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為何歷史課本不會教你,原來我們有「山地專用」的米酒?

為何歷史課本不會教你,原來我們有「山地專用」的米酒?

by admin

今晚入住 Cinsbu,俗名「鎮西堡」,是為泰雅語的音譯,意思是 「第一道曙光最早照到的地方,日照充足且土壤肥沃」。Cinsbu 是個特別的地方,或者應該說,今晚很幸運地,入住的民宿是「 鎮西堡充電屋(阿道民宿)」,這位老闆介紹起 Cinsbu 很令人印象深刻。   為了去殖民,鎮西堡推動中的正名運動

透過恢復地名,也把老一輩的故事找回來,傳承下去。…… 推動正名運動,除了是自我意識的抬頭外,還有去殖民化的作用。

「阿道」是民宿老闆的泰雅族名字,全名為「阿道•優帕斯」。他在開始介紹 Cinsbu 前,先說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我是阿道,我的身份證名字已經正名了,想以前上學的時候都還要被迫說『國語』,要是不小心說母語被抓到,就要掛個狗牌。」 「長大後,下山去工作,被平地人問到我是不是山地人。我那時候竟然還遲疑了一下,只好說『我好像不是內~』(還用原住民的腔調內)。」 「那時心裡真的有種莫名的自卑感。」但,現在不一樣了,「我是阿道,一位泰雅族人,也以我的身份為榮。」他眼睛發著光。 阿道之所以要從自我的正名開始介紹,是因為要舖陳 Cinsbu 部落最近的工程 ── 正名地名。   「在平地的各大城市的主要幹道,都太政治化了,不是什麼中山路,經國路,就是中正路。」阿道突然故意立正,「說到『蔣中正』,不立正怎麼行?」惹得全場大笑。「還有許多的部落名,有的被稱為光復,民主,民族等的,其實都不是我們原住民本來的名字。」 「所以,我們才要推正名這件事,同時透過恢復地名,也把老一輩的故事找回來,傳承下去。像是我們有個地名的意思是「這裡是打架的地方」,說明早期附近部落的人曾經因為爭奪資源而相互不愉快。」 推動正名運動,除了是自我意識的抬頭外,還有去殖民化的作用。
[AdSense-C]

山地專用的米酒與殖民化

在 1970 年代左右吧,我就看到公賣局常常一車一車地,載著好幾萬頓的劣質米酒上來,每一支都印著山地專用,而且一支 20 元,比山下便宜很多。

關於殖民化,阿道馬上接著談到「原住民常被誤認愛喝酒」一事,「大家想想看,在山上釀酒的技術設備並不好,所以通常只有少數人,且在少數的慶典才能飲酒,那麽山上是那來那麼多酒呢?」 阿道一提完問後,馬上就秀出了一張照片,是一支公賣局的米酒瓶,那標籤上頭印上「山地專用」四個字。「大家知道『山地專用』是怎麼來的嗎?」眾人面面相覷。 「這種事歷史課本不會教我們,但卻是我從小親眼目睹的。在 1970 年代左右吧,我就看到公賣局常常一車一車地,載著好幾萬頓的劣質米酒上來,每一支都印著山地專用,而且一支 20 元,比山下便宜很多。」「然後就會常常在白天看到很多喝醉的大人,都不能工作。」這段話,眾人能明顯感受到他的怒氣。「這種政策,感覺就是在消滅我們原住民!有機會,我一定要當面跟公賣局的局長說!」   不只酒的事,阿道還講了其他歷史課本沒教的事,比如:中華民國政府進部落山林砍的檜木其實比日本政府多,是蔣政權為了反攻大陸籌錢用,直到李登輝當總統才有禁令;還有這裡被政府訂為高台水庫預定地,一個滅村毁林的計畫,只是為了平地的科學園區用,至今危機都尚未完全解除。 「所以,我們只好透過部落自己的教育,來教導下一代,教導人權,環境等價值觀,要求認識自己,也認識自己的家鄉。」 阿道的演說和介紹,眾人掌聲不斷。   這裡是 Cinsbu,是泰雅族原住民部落,一個充滿殖民史的地方 ── 也許,精確一點地說,台灣的原住民史就是一部殖民史,從前至今。 所幸我們還有阿道,以及像阿道這樣為原住民議題的許許多多的人們,如同今晚的烤火,在冷冽的氣候環境裡,用力地燃燒自己,照亮希望。  

作者後記

政府之所以要大量伐木,是因為要賣錢來累積「反攻大陸」的資金。但,對原住民來說,「大陸」是誰的?用殖民、外來政權的心態來看待台灣這塊土地,所以就不會珍惜這裡。 至於賣酒的事,聽阿道說早期要伐木的時候,遇到原住民的抵抗,所以想出用「污化名」的方式,把他們視為酒鬼不視生產。酒精會影響青壯年的思考、孕婦、乃至於胎兒,因此對阿道來說,大量送酒進部落,其實某種程度來說是個有計劃在滅族的行動。   作者介紹

陳廷豪,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研究生。比起社會運動的熱血街頭,更好走入台灣的山林鄉間,聽取人間故事,並與之共享小酌。

[AdSense-A]

相關文章推薦

[AdSense-B]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陳廷豪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