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提供給原住民的都是機會嗎? 今天(2/8)剛結束的社工師國家考試,其中《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科目以選擇題的形式測試考生對於原住民在台灣社會中成長歷程所經驗的族群認同困境,題目背後反應出漢人對原住民的施捨恩給心態與專業傲慢,實不足取。
拒絕漢人,就是拒絕「機會」?
國家考試以保障專業人員的素質為目的,但社工師考試卻透過考題複製與強化對原住民族的族群歧視,讓新一代社工師對自身即將擁有的專業權力缺乏多元文化的反省,這樣的狀況值得社工學界應嚴肅面對。 考題原文是這樣寫的:這個預設漢人提供給原住民的都是機會,背後反應的是許多漢人覺得原住民已經得到很多福利,為什麼還不滿足?
「當某個原住民青少年在族群認同上拒絕漢人文化及其所提供之各種機會時,他所可能面臨的後果為下列何者?
(A)妥協
(B)疏離
(C)雙文化觀
(D)同化」
自我認同是個案工作中社工員首先要處理的議題,也是與原住民一同工作時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做為社會中的少數民族,台灣原住民族掙扎在傳統與漢人主流文化之間,這種文化衝突稱為「文化斷裂」,往往導致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原住民無所適從。這個題目以尋求自我認同階段的青少年發問,是切合原住民人格發展歷程所遭遇的問題,但問題出在題目文中:「拒絕漢人文化及其所提供之各種機會」預設漢人社會對原住民所有的作為都是「機會」,而排除了漢人社會對原住民的作為常常是「壓迫」、「限制」,甚至「殖民」的手段的可能。 這個預設漢人提供給原住民的都是機會,背後反應的是許多漢人覺得原住民已經得到很多福利,為什麼還不滿足? 問題背後隱含著,原住民青少年族群認同的問題是根源於他「拒絕」認同漢人文化,以及漢人文化所提供的種種「機會」。出題的社工老師,如同許多漢人一般,只看到原住民考試加分,卻沒看到課程內容不教授原住民的母語,也不反應原住民的歷史與生活世界,讓原住民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失去對自己族群的認同。漢人只看到原住民老人 55 歲就可以領津貼,卻看不到原鄉醫療資源的貧乏、勞動條件的不足、從事高職業傷害風險的行業等結構性因素造成的平均餘命足足低於國人 9 年之多。 對原住民議題缺乏結構性分析與歷史反省是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歧視一直無法根除的原因,這次出題所反應的正是這樣的漢人中心觀點。多元文化的涵化是流動,非單一線性因果所決定
這個題目的語法以因果關係來連結「拒絕漢人文化」的因與選項中的「後果」。從邏輯上推演,答案很清楚,就是「疏離」。如果已經拒絕漢人文化,就不會「妥協」或「同化」;如果已經拒絕,就不會接受漢人文化而變成「雙文化觀」(雖然我從沒聽說這個名詞)。出題老師很肯定地認為,原住民青少年拒絕漢人文化就會變成一個疏離的人,我猜他的意思是和漢人文化疏離,而變成一個需要社工介入與輔導的個案。其他三個妥協、雙文化觀、同化(也就是接受漢人文化)的原住民就不會有問題。 這背後的漢人中心觀點透過選擇題的形式(只能有一個正確答案)要求所有考生必須接受與認可。 以因果關係來分析原住民青少年的族群認同議題,忽略了認同是多元交織的流動歷程,而不是單一線性因果所決定。 原住民的自我認同,會受到他的族群集體社會型態的影響,一個原鄉長大的原住民兒童,他的的族群認同往往是從同質性高的小學跨進平地以漢人為主的國中,才遭遇強烈衝擊,而都市原住民往往自上幼稚園開始就面對族群身份問題。利格拉樂˙阿烏(Liglav Awu)(編按1)曾記錄過一位初進幼稚園的都市原住民兒童面對老師對原住民的質疑時,回家跟爸爸說:「爸爸,我們為什麼是山地人?我是山地人嗎?」 在原住民被殖民的歷史下,在現代與傳統社會的多元力量之間被持續拉扯,原住民的族群認同呈現極大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已經不是考題中所謂的「雙文化觀」所能捕捉的。 學者 LaFromboise、Trimble 及 Mohatt(1992)依照涵化程度(編按2)將原住民的自我認同分成五種:一位初進幼稚園的都市原住民兒童面對老師對原住民的質疑時,回家跟爸爸說:「爸爸,我們為什麼是山地人?我是山地人嗎?」
- 傳統的(traditional):只接受傳統文化的人;
- 過渡的(transitional):同時說兩種語言,對傳統有基本質疑,卻也質疑主流文化;
- 邊緣的(marginal):兩邊都不接受的人;
- 同化的(assimilated):只接受主流文化的人;
- 跨文化的(transcendental):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人。
諮商者對原民議題應聆聽、保持謙虛
多位社會工作學者以此提醒社工員必須要尊重原住民在自我認同上所選擇的位置,而不該以單一原住民認同期待所面對的案主,因此 Lee(1997)強調原住民社會工作者應有反思的態度。至於如何在進行諮商時,開放對案主的世界觀保持開放,Richardson(1981)建議以下策略:承認你的無知、看見正向力量、用聆聽來協助、使案主舒適、回饋使案主知道你在聆聽。 在加強社工員的反思能力上,Brant(1990)將原住民的歷史處境納入專業反省中,建議專業工作者要瞭解原住民因應過去艱困的生活環境發展出其生存的價值體系與行為倫理,使團體得以存續。處於優勢地位的非原住民專業者必須有所瞭解才能真正協助原住民案主。相同地,Herring(1999)認為原住民諮商應採用促進主動的發展觀點(Proactiv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諮商者應對原住民過去與現在的歷史與文化有充分知識,並將政治與社會經濟力納入考量,瞭解一個地區的教育、就業、都市化、醫療影響、政治參與、宗教、語言、日常生活與社會關係,扮演系統改革者,創造一個肯定文化差異(culturally affirmative)的環境。 看來,台灣出題的社工學者在原住民的議題上,仍需要多讀書,多反省。每次社工師考試都反應每個社工世代對社工師的期待,透過考試,我們在定義社工,也在傳承社工的價值觀。不可不慎!在進行諮商時,開放對案主的世界觀保持開放,…… 承認你的無知、看見正向力量、用聆聽來協助
(本文轉載自《王增勇個人部落格》,原標題為〈 漢人提供給原住民的都是機會嗎? 〉,受原作者王增勇授權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許多漢人只看到原住民考試加分,卻沒看到課程內容不教授原住民的母語,也不反應原住民的歷史與生活世界,讓原住民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失去對自己族群的認同。[/caption]編按
- 利格拉樂.阿烏: 排灣族名 Liglav Awu,來自布朱努克部落,1969 年出生。在平地完成了高中教育,早期曾與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共同創辦《獵人文化》雜誌,為台灣原住民自創的第一份人文刊物。原住民文學雖在 1980 年代末期即逐漸見到成果,但原住民女作家的聲音卻非常微弱,創作相當稀少,阿烏是其中質量上最為可觀者。 利格拉樂.阿烏創作以散文為主,她認為其文章靈感主要來自田野觀察,比較貼近報導文學。她長期關注原住民女性的議題,書寫原住民女性的生活史及生命故事,是「女性意識」相當敏銳的原住民女作家。著有散文集《誰來穿我的美麗衣裳》(晨星,1996)《紅嘴巴的Vuvu-阿烏初期踏查追尋的思考手記》(晨星,1997)、《穆莉淡-部落手札》(女書文化,1998),並編著《一九九七原住民文化手曆》(常民文化出版,1997)等。
- 文化涵化: 「涵化」(acculturation)為「同化」之前的一個過程。涵化之發生係當一文化團體與另一文化團體相接觸時,竊來或借入某些文化原素而併入本文化,並將本文化加以改變。兩個團體相接觸,其影響往往是雙向的。文化上的弱勢團體常向強勢團體採借,可是強者亦會有向弱者借入之情形。
關於作者
王增勇,在大學教書的社工人,總覺得有一份最安全的工作,所以應該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做別人不敢做的事。相關文章推薦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I-Ta Tsai(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