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為太魯閣婉拒遠東建築獎決選!孫德鴻:徐旭東自詡環保傳教士,為何佔政策便宜續挖太魯閣20年?

為太魯閣婉拒遠東建築獎決選!孫德鴻:徐旭東自詡環保傳教士,為何佔政策便宜續挖太魯閣20年?

by MataTaiwan_author

數年之後,電視老了,獎金也早已用完,剩下可供緬懷的,就是那座獎牌,想起當年上台領獎時,心中既高興又沮喪,一方面很高興能在那樣的競爭下勝出,一方面則對自己的建築前途充滿不安,遠東建築獎來得正好,困頓之中如同一針興奮劑。 然而藥效終究退了。隨著我對建築本質以及社會議題的思索,這座獎牌慢慢地不再亮麗如昔,幾個月前終因不忍卒睹而棄養,因為停產多年的我,如今佔滿心頭的,早已不是獎項。   此次入圍讓我陷入兩難,將齋明寺選入這 5 件作品之中的評審們,我大概都認識,當中被我直接或間接得罪過的委員所在多有,在這種情況下還願意讓我挺進最後一輪,只能說他們的專業高度著實令人敬佩,顯然他們認為建築歸建築、做人歸做人。 問題是我沒辦法,我向來認為人不離事、事不離人,所以這也造就了我的困境。 我一方面讚嘆著評審們的專業態度,另一方面卻又無法不側目這個獎項背後的遠東集團,尤其新近才剛發生了亞泥新城山礦場延照 20 年的事件…….   遠東不應為企業利益犧牲環境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水泥一向被定義為內需型產業,基本上應該是夠用就好,不應為了企業利益而過量開採,原因就是巨大的環境代價。[/epq-quote]遠東集團近幾年來的風波未曾少過,從遠通電收拒繳違約金事件、國道收費員抗爭事件、太魯閣原民領域的侵權事件、國家公園內的採礦爭議,一直到此次的延照事件,被亞泥開採了 40 幾年的花蓮新城山礦場,原本的採礦權今(2017)年到期,然而卻能在 3 個半月內火速延照通過,大勝其他水泥廠的數十個月,過程啟人疑竇。 就算亞泥不申請展延,今年就依約停止採礦,礦場所在的山頭也早已面目全非,挖下來或炸開來的土石,全部拿去生產高排碳的水泥。 水泥一向被定義為內需型產業,基本上應該是夠用就好,不應為了企業利益而過量開採,原因就是巨大的環境代價。問題是台灣自產的水泥早已夠用,國內水泥廠不但年年力阻中國水泥進口,還把生產過剩的水泥大量外銷;近年經濟部礙於各種壓力才要求各水泥廠以總產量的 30% 進行出口管控,然而巨大的環境破壞卻早已造成,未來也還會持續。   假如徐旭東先生是個誠實的人,我覺得他應該直接高舉經濟成長率的大旗當作護身符,並對著眾人大喊:「去他的環保,破壞是必要的!沒有這些破壞哪來的經濟成長?」偏偏他沒這樣做,幾年前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竟還說出下面這些話:

「回到台灣,他看到台灣橋下的河床經常是乾的,『太可怕了,』徐旭東感嘆。好山、好水、沙灘都要變成回憶了,大家應該有共識,為台灣的環境多做點努力,『企業尤其應該做更多。』」

「徐旭東說自己像個『傳教士』,不斷對主管、員工要求,說教環境、能源的重要,慢慢大家就會內化。但這主要不是為了節省,而是看到環境實在破壞太嚴重,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與環境的挑戰共存。」

這樣的自我矛盾令人不解;倘若這些並非有計畫的謊言,作為一個自詡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大企業主,為何不敢面對更嚴格的檢驗?為何要特別挑在《礦業法》百廢待修之際,佔政策的便宜,以充滿爭議的速度取得 20 年的採礦權?這就是他口口聲聲的企業社會責任嗎?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作為一個自詡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大企業主,為何不敢面對更嚴格的檢驗?為何要特別挑在《礦業法》百廢待修之際,佔政策的便宜……?[/epq-quote]面對這樣的遠東集團與徐旭東,我終究無法人歸人事歸事,設若我繼續配合該獎項的決選活動、設若我最後僥倖得獎、設若我最後站上高台親手接過徐旭東先生手上的獎金,我能問心無愧嗎? 頒獎者不是應該比受獎人更令人尊敬嗎?不知徐旭東先生除了財富之外,有何值得仰望之處?從一個言行不一的商人手中接受獎項,究竟有何榮耀之處?   盼他入圍者同抵制,讓遠東領導人反思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決定不配合第 9 屆遠東建築獎決選活動的運作,請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盡速將我從決選名單中剔除,當然我更誠心企盼,企盼徐旭東先生能夠聽到我的聲音並主動退還這 20 年採礦權,靜待《礦業法》修法完成之後,再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面對新法提出申請。 遠東集團的總資產超過 1 千億新台幣,延緩新礦權的申請雖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也會幫助該集團塑造出更為正面的形象,正面的形象不是一向千金難買嗎? 至於其他入圍者,我僅致上衷心的祝福,你們應當慶幸,不是慶幸我的退出,反正我本來就不該跟你們放在同個天平一起衡量,而是慶幸你們心中沒有我的矛盾與潔癖,走上高台之前不會如此掙扎與多慮。當然我更私心期待,期待你們能夠理解我的顧慮並響應我的呼籲,進而一起抵制此獎,我相信以徐旭東先生之智慧,一旦發現我們的行動一致時,必定會針對社會責任一事做出更有意義的反省與回應。   我心中期待的台灣未來,應該是一個減量興築、緩和開發的世代,雖然這樣的期待跟建築產業有著嚴重的矛盾,但卻是殘餘環境與後代子孫唯一的機會,即便悖離建築圈的主流價值,即便悖離經濟成長率的無盡宿命,我仍如此期待著,我仍如此期待著! (本文獲原作者孫德鴻建築師授權轉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水泥一向被定義為內需型產業,基本上應該是夠用就好,不應為了企業利益而過量開採,原因就是巨大的環境代價。圖攝於太魯閣國家公園。(Credit: Harlen EverSong / CC BY-NC-ND 2.0)[/caption]   延伸閱讀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