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原住民好好喔幾分就能上大學?誤會大了,其實我們也希望有天能幫漢人考試加分

原住民好好喔幾分就能上大學?誤會大了,其實我們也希望有天能幫漢人考試加分

by Contribution

  台灣南島民族的原住民族經歷了各種外來政權的殖民時代,包含荷西、明國鄭氏、滿清國、日本帝國、中華民國至今(1915 年日侵布農族的大分事件之前,外來政權並未統治過全臺灣本島),土地、傳統領域、文化等,在歷史脈絡中的各種形式、大小、深淺的侵略行動與同化政策。 日治時期(1895 年–1945 年),被侵略的部落及原住民族在歸順於日本政府之下,開始慢慢地改變成為日本姓名,也開始改變生活習慣,慢慢失去語言、文化。1915 年之後經歷日治時期的內地延長政策(編按1)、皇民化政策,再來是 1945 年二戰結束日本撤回,1949 年中國國民政府來臺之後,原住民族再次改為漢名漢姓,並開始授於中國儒家思想教育,也經歷禁說母語、戒嚴時期等政策。這是原住民族在這幾百年因為經歷這些事後所造成現在的社會及文化變遷。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有些只能用原住民族語及日語溝通的長輩,這些族人時常被「台灣人」認為是「異國人士」。[/epq-quote]現在,能全母語溝通及有著該族為母體的族人,大多都是父母(含)輩以上,甚至有些只能用原住民族語及日語溝通的長輩,這些族人時常被「台灣人」認為是「異國人士」,也許是因為我們所說的語言(聽不懂的語言)、講華語的口音,也許是因為我們的五官、膚色,也許是因為觀念(世界觀)的不同等等,帶來各樣的歧視與偏見,而我們要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一直處在自卑的空間變開始自娛,讓人覺得我們的個性是樂天的。   從幼稚園到大學以上的教育,在學校所學的語言、歷史、文化;國定假日不是根據我們的祭典;各地方、部落的法定名字,起初或者是到現在也不是我們(在地族人)取的等等。 從「唯一的主人」到「完全失去主權」。 直到三十幾年前,原住民族的族群意識開始抬頭,政府開始有一點地在乎我們了,新生代青年開始回部落找自己的文化、學自己的語言,開始注重自身權益,但開始得到「幹嘛學傳統文化,沒有用啦」、「原住民只會拿補助」、「原住民不用工作就有錢拿,真是好吃懶做」(雖然這樣的言論存在許久),還因為政府政策的「原住民族學生升學加分優待」而在學校受到語言霸凌、歧視、看不起。   我一直在找一個理由,也許對,也許不對,努力尋求放下自我身上的「原罪」,先不管原住民族學生升學考試為什麼能加分,為什麼要背著被罵、被討厭、被嘲笑的「天賦」—— 如果有一天,我們青年不用再自己回部落學語言、學習文化,學校教的、各種考試的,我們全換成原住民族的知識、文化、語言,你們漢心漢血漢骨講漢語的漢人,要不要加分?   編按

  1. 「內地延長政策」又稱「內地延長主義」,為日治時期大日本帝國在台施行的統治政策之一,主張將包括台灣在內的殖民地「視為內地(日本)的延伸,直接適用本國法律,將之做為本國領土來統治」。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Yudaw Buya,太魯閣族,Bsngan(玻士岸部落)青年。台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