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不是野外採集的,還能叫野菜嗎?──挑戰主流食農想像的阿美族邦查農場

不是野外採集的,還能叫野菜嗎?──挑戰主流食農想像的阿美族邦查農場

by MataTaiwan_author

這個有機農場禁止聊八卦!邦查農場在市場與夢想間走出自己的部落有機夢 不只在部落,農地流失的情況在台灣農村一直存在,導致農村/部落的價值被貶抑。邦查農場創辦人蘇秀蓮(阿美族)看到部落裡的農地被兆豐農場等買走流失,開始思考要如何勸族人不要賣地。 蘇秀蓮說:「有地就有機會,就算不種,隨便長出來的野菜也是菜。」也因為政策上及部落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等種種因素,休耕也成為一大問題。休耕的土地容易變成「蟲的溫床」,要再重新復耕十分困難。   食農教育離部落太遙遠,蘇秀蓮成立 Kalingko 農學校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有地就有機會,就算不種,隨便長出來的野菜也是菜。[/epq-quote]蘇秀蓮認為,要讓傳統作物、知識價值重新被看見和肯認,才是說服族人不要賣地、回歸土地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因此,她在部落辦了「Kalingko 農學校」(編按1),以「農」做基礎,學校旁邊就是保種田,目的在回應主流的「食農教育」離族人太過遙遠。在保種田內,有各式作物在生長或採收,清楚說明什麼時間點可以種植,什麼時候可以採收。由此可以看出,蘇秀蓮的「食農教育」除了「食」,更包含了「文化傳承」。 行事作風實際的蘇秀蓮,認為文化傳承並不是給孩子課本,而是透過跟長輩的對話自然地傳授其生活知識,把學習母語拉回原本的聽、說、對話,教育老人家不要講國語,除非孩子們聽不懂。還包含原住民編織,讓孩子認識可以製作編織的材料,如何採集以及如何處理到可以編織成品。蘇秀蓮說,從小父母便是這樣教育她,應該是要透過這種方式將文化傳承下去。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要讓傳統作物、知識價值重新被看見和肯認,才是說服族人不要賣地、回歸土地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圖為日本農場示意圖,非本文所指涉之地點。(圖片/tamba sc,CC Licensed)[/caption]   種野菜是為了推廣,邦查農場作物 3 成保種,7 成銷售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野菜就只能在花東、市集等少數地方才買的到、大眾普遍接觸不到、也不知該如何烹調,「要怎麼推廣?」[/epq-quote]保存傳統作物也是邦查農場推動的重點之一,蘇秀蓮說,邦查農場的傳統作物保存是立基於「現實」的保種:3 成的作物作為保種之用,另 7 成拿來銷售。相反,如果消費者在市場上接觸不到傳統作物,那就喪失了保種的積極意義:讓更多人認識傳統作物,並認知到它有其被保存的價值。 以各式各樣的野菜為例,在今年常常淹水的情況下,葉菜類皆難以存活,但像野莧、木鱉子等卻依然活得很好!這是因為這些野菜保有適應氣候的「野」,在氣候變遷之下,這些作物應該要讓更多消費者認識。那麼,像前陣子發生國內葉菜類嚴重短缺,從國外進口卻遇上種種法規的限制而不可得,野菜就是另一種可能與積極作為。(只是相關的討論依舊集中在台灣法規太過嚴苛和國際脫節,要求放寬,野菜的另類思考依舊未被看見。) 蘇秀蓮說,如果這些野菜就只能在花東、市集等少數地方才買的到、大眾普遍接觸不到、也不知該如何烹調,「要怎麼推廣?」也因此,邦查農場的野菜種植就是朝推廣的方向前進。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在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下,野菜推廣有其積極意義。圖為野莧菜。(圖片/Bahamut Chao,CC Licensed)[/caption]   推廣野菜與野菜商品化,差別在哪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對邦查農場來說,推廣野菜和使野菜成為商品,二者並不相同。[/epq-quote]蘇秀蓮在講到野菜種植與推廣時面臨到相當多的疑問,核心問題便是,當野菜不再是採集取得,而是經由人工培育種植得來,還能叫野菜嗎?以及當野菜面臨商業化量產時,是不是必須進行品種馴化以迎合市場? 面對第一個疑問,蘇秀蓮首先談「採集」,在國外的有機認證,是包含採集的,但在台灣的有機認證,不驗水、驗土是不被承認的,而過往原住民族野菜的取得主要也都是採集,但在環境改變之下,像是農藥的臨田汙染,即便是採集而來的野菜也不一定安全,像是在檳榔樹下的過貓(過溝菜蕨)等。 而即便是種植野菜,也需要先了解野菜的特性,將種植有機的間作、輪作等概念應用在野菜種植上,因為聚集種植容易產生病變。以往我們習慣的葉菜類多少經過了這方面的克服和改良,可是野菜沒有 ── 這回答了第二層次的問題,因為邦查農場種植野菜是為了推廣,而非成為商品進入主流產銷體系、成為主流作物,因此並不會為了大量生產而對植物本身作出馴化和改變。 對邦查農場來說,推廣野菜和使野菜成為商品,二者並不相同。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在環境改變之下,像是農藥的臨田汙染,即便是採集而來的野菜也不一定安全,像是在檳榔樹下的過溝菜蕨等。圖為南投某過溝菜蕨園示意圖,非任何本文所指涉之對象。(圖片/Mata Taiwan)[/caption]   傳統並非一成不變,讓文化話語權回到行動的人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我們回不去了」── 傳統並非一成不變等待著去回復,它在過往的時空也一直在騷動挪移著。[/epq-quote]這些疑問,背後都隱含了「傳統應該是如何」這樣的價值判斷,因此大眾會去質疑這樣是不是傳統、夠不夠「野」,卻絕少給予那些生活在其中、用生活而非建檔的學術知識去解釋、行動的人們話語權。 不要先帶著自己的價值判斷,就像蘇秀蓮說的,「我們回不去了」,無法再回去所謂傳統的生活和生產模式 ── 傳統並非一成不變等待著去回復,它在過往的時空也一直在騷動挪移著。 邦查農場在做的,就是盡量保存現在,並在生產方式與生活模式之間找出最適現在的平衡點,持續向前進。 (本文由丁淑玲、張宏婷整理,原刊於《什麼東東》。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大眾會去質疑這樣是不是傳統、夠不夠「野」,卻絕少給予那些生活在其中人們話語權。(圖片/namaaa,CC Licensed)[/caption] 編按

  1. Kalingko 為阿美語對花蓮的固有稱呼。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什麼東東」為「『東』華大學『東』台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成立的粉絲專頁。 東台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於 2014 年 5 月成立,為東華大學設立之校級中心,目標為整合人文、社會、環境、科技等各領域專業,進行跨領域的合作,積極整合校內、校外各種可能的資源,以推動各項創新實踐研究以及校級制度改革,擔任校內外及東台灣跨領域橫向串連的角色與對話平臺。成立以來已在各實踐場域累積眾多執行實踐計畫的成果與經驗,非常歡迎校內外人士一起來協作。
[AdSense-A]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