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矛盾的社會:我們嘲弄原住民說話「呼嘎蝦嘎」,卻又同時期待他們學好族語?

矛盾的社會:我們嘲弄原住民說話「呼嘎蝦嘎」,卻又同時期待他們學好族語?

by vanessa_lai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族語復振在當前現實社會裡,最困難的並非是缺乏有心力投入的人,而是主流社會對於族語復振的態度⋯⋯[/epq-quote]族語傳承的危機,尤其在 50 歲以下出現嚴重的斷層現象,恐怕復振要三代也未必會成功。為了積極推動母語復振,波宏明特別到紐西蘭去了解「Te Ataarangi」運動,如何讓毛利成人以學習第二語言的方式學習毛利語,並以「語言巢」(Te Kohanga Reo)的概念,將學齡前的幼童置入完全浸滲式的環境,可以在充滿母語的自家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母語 —— 這對於語言學習能力最強的幼童而言,不僅是最直接將毛利人的價值觀或精神世界內化於其中的過程,也能夠強化孫子、女與家人或族人之間的關係。他期望引進這種自學齡前到成人的語言教學系統,讓在臺灣的母語復振可以自發性地推廣。 紐西蘭的「語言巢」計畫便是以全人(holistic)取向,建構出在日常生活中全方位使用並學習語言的環境,讓族語真正在文化實踐過程提昇溝通與交流的能力。   這也說明,族語復振在當前現實社會裡,最困難的並非是缺乏有心力投入的人,而是主流社會對於族語復振的態度,也同時嚴重影響族人的學習動機 —— 當族人在主流社會體制長期處於經濟被邊緣化的位置,會覺得學習族語是應該優先且必要的嗎?   救族語除了補助,政府應健全族語復振機制 我認為若主流教育體制裡不重視族語學習,也幾乎難見到原住民族史觀點,那麼族人對於族語復振心有餘而力不足,也不是太令人意外的事了,如前原民會教育文化處處長汪秋一在其撰文〈正視台灣原住民族史教育〉中所指出,應檢討當前歷史論述缺乏客觀性與原住民族史觀點的問題;他認為,嚴格說來,目前為止各級各類學校還沒有所謂真正的原住民族史教育,原因在於:

  1. 忽視原住民族史的地位與價值
  2. 尚缺乏完整的原住民族史知識體系
  3. 沒有專門的原住民族史課程與教材
  4. 欠缺原住民族的歷史研究人才與教學師資
  5. 忽視原住民歷史族教材教法研究、實驗與推廣
  我很認同波宏明一再強調,應該打破等政府提供補助才去學習族語的觀念。 雖然說在體制上提供誘因,不只是因為要為非主流的母語復振注入資源,而是政府透過給予原住民族優惠性的差別待遇,以實現社會資源重分配的補償正義,但在復振運動的過程中,政府的重要任務是推動族語復振的法制化,以利師資培訓的規劃,從語法構詞、教學方法、認證考試設計到復振政策的評估等,強化原住民族語的相關研究,相關推展的專才與工作就能有效運作。畢竟,有合適的族語老師,才能夠傳遞良好的族語教育,創造正向循環。   族語復振需要主流社會的更多支持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對於主流社會大眾來說,首先要避免以「愛莫能助」的心態看待族語復振的問題,以為族語的失傳與自己無關。[/epq-quote]至於對於主流社會大眾來說,首先要避免以「愛莫能助」的心態看待族語復振的問題,以為族語的失傳與自己無關 —— 因為族語的復振需要重建語言的知識體系,乃至於體系中的人們對於該族群文化的重視與支持,目標是要讓學習族語與其他第二外語的出發點一樣,是為了更親近語言背後的文化涵養或風俗習慣。 除此之外要檢討的是,社會對於族語的態度,很大程度也反映在透過綜藝文化作品加以嘲弄、戲謔的方式處理,這背後是一種針對族群負面而不自覺的偏見;也就是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所指的第三種污名 —— 對種族、國族與宗教的族類污名(tribal stigma),經由血統或體質傳遞到家庭的成員,而讓社會上的人們察覺到這種突兀的特質,並產生厭惡或排斥的感覺。   最後,波宏明提倡母語復振可以提供的另一種啟發,是思考族語學習可以為臺灣帶來什麼樣的前途或未來想像。他一再提及母語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例如前年(2015)成立的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協會就是「由下而上」推動力量的展現。這個實踐深具突破性意義,因為,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協會促成了跨領域的合作 —— 政府單位監督、專家學者指導、企業界的支持與族人本身的專業,從而打破了政府單方面由上而下的補助關係。 可見復振族語不僅需要相應的環境與發展條件重建,也與更大層面的自治議題,以原住民族文化脈絡為基礎的內部治理緊密相關 —— 在推動「自己決定」復振語言的實踐下,逐漸凝聚內部的集體共識與實質參與,進而提高社會對原住民族語言所關連的一套知識體系的重視。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族語復振在當前現實社會裡,最困難的並非是缺乏有心力投入的人,而是主流社會對於族語復振的態度,也同時嚴重影響族人的學習動機。(Credit: William Shih / CC BY-NC-ND)[/caption]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