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太魯閣巫醫後裔看傳統文化的式微:為何基因快速解碼,人類的文化密碼卻快速流失

太魯閣巫醫後裔看傳統文化的式微:為何基因快速解碼,人類的文化密碼卻快速流失

by Contribution

故筆者透過文獻的搜集與耙梳,並輔以田野間的參與觀察後,整理出巫者面臨環境的生態變化, 共同調適出「舊中帶新」的太魯閣族祭儀樣貌。   太魯閣族 Gaya,從硌守到流失 為確保 Gaya(編按1)能確實被部落的大眾所遵守,群內設立三個職位以監督成員奉行:有頭目、祭司及女巫,職掌各異。 頭目負責處理世俗事務,對違反祖靈的行為,秉公判決,全族必須服從,否則會引發眾怒、受到群毆或遭驅逐出社;惟一可更改判決者,即率親族出草獵頭,若成功無傷而返,即能證明其無罪,仍可受祖靈保護,其他族人不得再有異議(編按2)。祭司則在固定時節指導其他族人依祖先的慣習舉行祭儀,按一定的農作週期播種、收割,並負責在祭典中向祖靈祈求農作豐收,出獵成功,族人平安。女巫的任務是在疾病及災害產生時,施法判明其原因。 Gaya、祖靈信仰文化,是我(太魯閣)族中已被年輕族人忽視的文化,由於日治時期以及外來政權統治時,打壓了原本族群的信仰及文化,族人開始無法遵從 Gaya 的指示去進行任何部落上面的事務及儀式(包括禁止 16 歲的男、女族人做紋面儀式),因而導致後代的族人遺失自己族群的信仰,甚至不被年輕族人認同及接納,甚至被嘲諷、譏笑。 這是在信仰上大大的衝擊,也是文化的式微。在紋面文化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去遵從傳統,進行文化的洗禮,接受祖靈傳承的使命,使族人的向心力不足,無法團結(也同時是因為太魯閣族群太早被當時的(日)殖民政府趕出祖靈地,且被分散在各個區域)。   巫醫的角色,沒有人可以取代 太魯閣族的巫醫之中,其中一位正是我的祖母,對我而言,我比誰都還要認真去尊重、了解、認識其中的奧妙及歷史。 我的祖母是太魯閣族第 8 代的巫醫,行醫至少有 60 年以上了,是族群中最資深的老 Empsapuh(巫醫),透過她跟我分享關於她一生所遭遇過的事件,讓我有了很多啟發及想法;她每一次都跟我強調巫醫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當族人失去了巫醫的角色,那部落會發生什麼事情? 巫醫的數量不多,而且距離都很遙遠,幾乎都在山上,當時來家裡求醫的族人都是找了一大圈才找到地方,非常偏僻。不定時都有非常多、非常多的族人登門求醫,對我卻見怪不怪 —— 那時我就體悟到為何祖母當時會那樣對我說了,因為巫醫在太魯閣族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沒有人可以去替代的。   因為,那些族人都是因為已經透過現今的醫療技術做治療卻仍無法痊癒,才來找巫醫詢問及治療。或許有非常多的東西是無法用科學及醫療來解釋的,但是,我們應當秉持尊重、接納的心去了解。身為太魯閣族人,也應該去認同自己的文化,不要去否認或逃避,讓自己的文化能夠保存下來。   找回自己的文化歸屬,讓祂引領你至祖靈地 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自己的文化自己去保存,不管你是哪一族,當你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時,記得讓自我重新明瞭自己的族群,重新去接納、信任自己的土地、族群。當你決定重新去接納自己的文化時,你要記得一件事,當你踏上祖靈的家時,祂會領你到祖靈地的。 身為太魯閣族第 10 代巫醫傳承人,我背負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將傳統文化傳達給每一位族人,讓他們明瞭自己文化的存在及意義。在科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今天,科學家們正以驚人的速度破解人類基因的密碼,但鮮少人意識到,大量且寶貴的傳統知識和技術也正悄無聲息地流逝 —— 然而,它們卻是人類長期以來經過實驗、觀察以及從錯誤中反省所得到的經驗與智慧的結晶。但這些族群及傳統文化卻無法抵禦現代文明無情的侵襲,正以飛快地速度步向死亡,伴隨著珍貴知識及豐富的文化多樣性也將跟著石沈大海。 我呼籲每個族人必須重拾對傳統信仰文化的認同,讓傳統並非斷裂而是合理化的延續。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Credit: Mata Taiwan[/caption]   編按

  1. 太魯閣語 Gaya、泰雅語 Gaga 及賽德克語的 Waya 為同源詞,指族群共同認同的規範,俗譯「祖訓」。例如狩獵有狩獵的 Gaya,祭儀有祭儀的 Gaya,農耕也有農耕的 Gaya;因為遵守認同共同的 Gaya,才成為一位完整的太魯閣族。
  2. 此處意指遭頭目判決者,若不服判決,可率親族出草獵頭;若成功無傷而返,即能證明其無罪,仍可受祖靈保護,其他族人不得再有異議。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何盈暉,花蓮太魯閣族人。目前就讀國立花蓮高商資料處理科一年級,同時為駐唱歌手、獨立創作歌手、原住民舞蹈團指導團長及第 10 代太魯閣族直系巫醫繼承人。 我熱愛音樂、熱愛文化、熱愛部落,音樂就是我熱愛部落及文化的力量。我想讓更多人聽到我的吶喊。Ya Ku Truku!(我是太魯閣族)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