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如果我不在,我的孩子可以到任何一家去睡覺/在部落長大的變與不變(下)

如果我不在,我的孩子可以到任何一家去睡覺/在部落長大的變與不變(下)

by Contribution

(本文上接〈老師,你們以前怎麼玩得這麼難、那麼聰明?/在部落長大的變與不變(上)〉) 從教保老師的經驗分享裡,可以發現在原住民部落成長的孩子,童年生活經歷了許多改變。這些改變包含:休閒時間從自己找樂趣,變成被大人安排;活動空間逐漸限縮;以及越來越少當面的集會,而更多是網路世界的虛擬互動。部落孩子也逐漸失去就地取材製作玩具的能力,而越來越仰賴現成的科技物,如:智慧型手機、部落網咖的電腦等。 然而,部落裡面仍然有一些教養價值和文化,能夠跨越不同時代的背景,持續存在。   互助與分享,是部落的核心價值 早期部落內居民彼此互助和分享的精神,在當代的部落中,依然時時刻刻存在著,維繫居民間的物質和情感交流。像是有教保老師就認為,有別於都會居民「刻意的行動」,部落居民間的分享和互動是「自然的」:

「我覺得那個就是部落,不會因為你想要聽什麼,或者是你想要看到我的什麼東西,我就會做給你看,沒有,就是很自然。

就是應該講說,在部落裡面,生活其實很多時候就是,你跟他今天面對的不管是老人家、小孩,跟你同年齡的,一樣都會有話題,就是很自然。」

這樣的互助,可以是物質上的分享。例如,當部落的農作物正逢收成時,部落裡的老人家,就會三不五時把紅藜葉或檸檬,掛在其他家戶的門口;而老師看到部落老人家因工作勞累時,也會主動去買飲料跟他們分享。 除了物質上的分享外,也有情感上的互相關懷。例如,當師丈因病住院,部落內的每個人看到她時,就會問她先生是否好一點了?此外,如果部落內有人過世,教保中心的老師,也會找機會帶孩子去喪家慰問,在這樣的帶領過程中,讓孩子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去關心別人。 除了個別居民間的互助,部落內的組織間也會彼此互助。老師也提到,每逢漢人的農曆新年時,部落裡有個隱形的默契,就是不能辦個別家族或個人的活動,因為這段時間是部落青年都會回來部落的時刻,因此,部落內的長老教會和循理會,會輪流主辦新年的感恩禮拜。就連部落內的天主教徒,也會來參加。   如果我不在,我的孩子可以到任何一家去睡覺 部落互助的價值,除了體現在物質和情感上的互相分享外,若在親職教養的層面上,便是部落居民會共同分擔孩童的照顧責任。例如,有教保老師談到自己孩子的照顧時,她便提到:

「在部落有種氛圍,孩子的媽媽不是只有我,全家戶都是我孩子的媽媽,所以我的孩子可以在任何一個家戶吃飯,如果我不在的話,我的孩子可以到任何一個家戶去睡覺。」

這種「集體照顧」的文化,類似早期漢人眷村社區內「守望相助」的精神,無論是原住民部落或漢人眷村社區內的居民,都具備「孩子是我們社區/部落的」教養概念,因此,當核心家庭內的家長因故無法照顧時,社區或部落內的其他家戶,可以自然地接手照顧的角色,形成集體的照顧網絡。 然而,隨著原漢通婚的情形越來越頻繁,甚至新移民女性也逐漸出現在部落,當代部落的社群成員越形複雜,單一核心家庭承擔孩童教養工作的比重,也越來越吃重。家庭結構的變遷,逐漸挑戰部落原有集體照顧的文化,而使得「守望相助」的精神受到侵蝕。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教會慢慢成為幫助孩童「社會化」的重要場所。本圖為示意圖,非本文所指涉之任何對象。(Credit: 賴鵬智 @ CC BY-NC-ND 2.0)[/caption]   教會在部落孩童社會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雖然部落原有的文化規範,受到漢化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而逐漸產生質變,然而同一時間,教會卻慢慢取而代之,成為部落孩童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幫助孩童「社會化」的重要場所。   這種幫助孩童社會化的機制,在基督教會,主要是透過每週進行的「主日學」和「青少年團契」,以及上文中提到的「寒暑期營隊」進行運作。許多教保老師都曾提及,她們小時候參加「主日學」,長大之後回頭擔任「主日學老師」,帶領部落中比自己年齡更小的孩子的經驗。 一般來說,「主日學」為禮拜天教會進行主日禮拜前,針對學齡前和國小的孩童,進行相關的活動,如:講故事、團康遊戲、作美勞等,試圖引導孩童學習和理解聖經裡闡述的道德觀念。由於「主日學」擔負教育的功能,因此教會的長老和執事,在選擇「主日學老師」時相當謹慎。例如,有教保老師提到,她所屬的長老教會,在主日學的「老師/教員」的分工上,還有經過特別的考量:

「老師就是,可能就是我們教會的執事。教員就是可以帶分班,就是可能分齡的時候講故事。不可以隨便亂講聖經的話,聖經的故事,可能講故事是長老或者是執事,然後帶小朋友分開的時候就會分齡,就像我們這邊有分大、中、小、幼。」

「主日學」分成兩個教學時段,第一個時段為「混齡教學」,此時會由教會裡較資深的長老或執事,按照當週的主題(多半是跟「品格」有關),負責講述聖經故事。接著,在第二個時段,進行「分齡教學」,各班「教員」分別帶領孩子進入不同的教室或空間,再由「教員」來帶領孩子進行分組的活動。 因此,若是部落內有基督信仰的家庭,部落孩童在每週耳濡目染的接觸下,自然較容易習得基督教中所蘊涵的道德概念。   部落互助的價值,如同避風港般守護孩子的成長 從這些教保老師的生命經驗中,我們可以看見部落教養文化的變遷和延續。部落教養文化在孩子的童年生活經驗中,經歷許多的變遷,因此,當代的部落家長或教保老師,也不再能完全依循上一代教養孩子的方式,而必須有許多調整和改變。但部落的教養文化在變遷的同時,也還保有某種程度的延續。例如:社群互助的價值、集體分擔教養責任、教會仍扮演重要的教養角色。 這些具延續性的文化要素,持續支撐部落內經濟資源較匱乏的家庭,使部落在面對諸如外在的社會變遷時,能如同避風港般,默默守護部落孩子的成長。   而我們在「社區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的幼兒照顧工作,就是希望能一點一滴找回部落互助的價值,以集體的力量,共同承擔部落孩子的照顧和教育責任,並嘗試拿回屬於部落的照顧和教育主權。期待未來,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能加入社區互助照顧的行列,讓互助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發芽、茁壯!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除了物質和情感,部落互助的精神也體現在親職教養上。(Credit: zuvonne @ CC BY-NC-ND 2.0)[/caption]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廖貽得,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