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文化的相遇不等於單向同化——《漂流遇見你》之後,如何在未來擺上我們的傳統與文化?

文化的相遇不等於單向同化——《漂流遇見你》之後,如何在未來擺上我們的傳統與文化?

by MataTaiwan_author

從他的生命經驗為出發點,他想到部落老人家時常在唱的那些歌曲,還有像是《高山青》、《馬蘭姑娘》這種家喻戶曉的老歌,這些音樂都有一項共通點,也就是會不斷重複出現「嘣—噠—噠」的節奏。即便他還不清楚那個節奏是從何而來,又有著什麼樣的意涵,那卻是他在思索這個問題的一個重要線索。   事實上在 Suming 近幾年的各式專訪中,這個問題便已經不斷被提及。剛開始我並不了解他為什麼心心念念地執意要找出答案,直到看了由 Laha Mebow(陳潔瑤,泰雅族)導演執導的音樂紀錄片《漂流遇見你》,這才意識到:或許對長年跨足流行音樂界與部落文化工作的 Suming 來說,那將會是他擺盪於傳統歌舞與流行音樂之間的一條出路。也就是說,他或許將能夠在那樣的基礎上,發展出更多不再囿於現行音樂分類範疇的可能性。   相遇的開端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封閉比開放容易得多,如果要把心打開,就不要拒絕相遇。[/epq-quote]回到紀錄片,Suming 的疑問其來有自。將時間回溯到 2012 年,導演 Laha 首次踏上太平洋島國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土地。面對與當地青年在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她說即便彼此同為南島語族,卻因為各自精通的中文與法文都不是自己的母語,使得他們之間的距離又更加遙遠。 在這樣的情況下,Laha 轉而留意到所有當地年輕人幾乎都有在玩音樂的情形。她因此意識到音樂對他們來說不只是生活的一部份,他們更把它當作是一種分享與排解心緒的途徑。有鑑於此,她動念邀請 Suming 及另一位排灣族音樂人 Baobu Badulu(保卜)在 2015 年同赴新喀里多尼亞交流,兩個島國的原住民也就這樣透過音樂遇見了彼此。正是藉由音樂的媒介,具有相似文化背景與命運的兩群人得以連結,並藉此搭建出另一座溝通的橋樑。 「封閉比開放容易得多,如果要把心打開,就不要拒絕相遇。」這是新喀里多尼亞一位音樂人在片中說到的一句話。而對於一個觀影人來說,這裡講的不單純只是當地人與臺灣原住民的交流互動而已,更包括當地人在和西方的音樂曲風相遇以後,如何再將外來元素納入到自身音樂發展的那個過程。   就在這交流的一個月裡,來自臺灣的兩位音樂人逐漸認識到當地創作者是如何在 70 年代雷鬼樂之父巴布・馬利(Bob Marley)的影響下,前仆後繼投入到雷鬼音樂的領域發展。甚至不只是如此,他們也看到身為卡納克族(Kanak)的當地人,嘗試以傳統樂器、旋律與節奏和雷鬼音樂為大宗的流行音樂創作相結合 —— 這樣的結合事實上是一項有意識的工程,一方面與雷鬼音樂開始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原因相關,卡納克人試圖以此做為與全世界弱勢者相互連結並團結一致的溝通橋樑;另一方面,縱使採用外來的流行音樂曲風創作,卡納克人也仍然在過程中保有自身特色與自己的意志,最終在1980年代的時候形成一種名為「卡內卡」(KANEKA)的音樂風格。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23"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551217817659be2d19432bc 當地許多年輕創作者往往會說「卡內卡」是屬於「祖先的聲音」。(Credit: 《漂流遇見你》電影劇照)[/caption]   回溯傳統根源之後 寫到這裡,或許讀者已經猜到,Suming 想要找尋屬於臺灣的節奏,便是因為卡內卡的這種音樂風格所導致,光是由其字源便能夠看出些端倪。首先,卡內卡的第一個 KA 代表英文的「韻律」(cadence)一詞,NE 則是法文「出生」(née)的意思;至於第二個 KA,它既表示卡納克族,也有其方言「靈魂」的含義。這三個音節各自的意涵組裝起來,卡內卡就是「源自於卡納克靈魂的韻律」。 事實上,將卡內卡放回到歷史脈絡,又更能夠具體呈現卡納克人如何看待音樂、傳統與文化對他們的意義。這種專屬於新喀里多尼亞的節奏之所以出現,著實與卡納克人於法國殖民時期的生存危機脫離不了關係。   回溯到 1970 年代晚期,當時的殖民者試圖引進大批法國本土移民,藉此平衡新喀里多尼亞的種族人口比例。而 1983 年該島的人口普查也確實顯露出這項移民政策的成效,當地卡納克族從原先的多數族裔降到僅佔 43%的人口比例。於是就在該項調查結果出爐與周遭國家陸續獨立的影響下,新喀里多尼亞的獨立運動開始蓬勃發展,並在 80 年代中期爆發多起暴力衝突抗爭。要到 1988 年卡納克人才與法國政府簽署《馬提翁協議》(Matignon Accord),以 10 年過渡期之後再進行公投的協議,暫時結束了雙方血腥的對峙局面。 也正是因為 1970 年代那種反殖民的氛圍,新喀里多尼亞的青年受到紐西蘭當紅樂團 Herbs 的影響,開始以雷鬼音樂表達其反殖民霸權的態度。這些卡納克青年甚至又具實驗性的再加入其傳統樂器、旋律或吟唱等元素,做為推動政治與文化運動的一種重要途徑。尤其新喀里多尼亞獨立運動的主要推手 —— 卡納克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陣線(FLNKS)長期受到當地電台 Radio Djiido 的支持,這些創作及其理念便得以透過廣播而散佈至各地、廣傳於人心。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它是基於卡納克人觀察自然現象而來的靈感,代表水滴連續落在溪流石頭上所發出的聲響。[/epq-quote]1986 年 2 月 13 至 14 日,一群音樂人聚集於該島首府努美阿(Noumea)的文化辦公室。在這個歷史性的集會中,他們研究並討論卡納克的傳統歌舞,試圖找尋不同部落之間共有的傳統音樂根源。最後,他們找到了一種共通的節奏「♩♪」,它是基於卡納克人觀察自然現象而來的靈感,代表水滴連續落在溪流石頭上所發出的聲響。由於人們使用非傳統的樂器同樣能夠打出這樣的節奏,即便以西方流行音樂的形式創作,也都還是可以創造出屬於卡納克人的音樂。 有鑑於此,當這樣的節奏被確立下來以後,它便成為是凝聚不同卡納克部落及團體的媒介,更因此形塑出一種泛卡納克人的認同。   以未來為名的傳統與文化 如此看來,我們能否將卡內卡這種屬於卡納克的節奏視為是他們的傳統?對於許多當地音樂人而言,尤其是年輕世代的創作者,他們往往會說那是屬於「祖先的聲音」,是一種繼承其先祖傳統的文化。然而,由於絕大多數的新喀里多尼亞傳統音樂皆已失傳,不少耆老也會認為卡內卡的傳統元素不足,似乎不行直接把它與傳統相連結。 《漂流遇見你》一片雖然著重在雙邊音樂人的交流經過,並未提及前述的歷史脈絡,但是卻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為這樣的爭議指出一條可能的出路。 就當 Suming 與 Baobu 一行台灣人跟著部落居民砍竹子要製作當地傳統樂器時,當地人便向他們解釋此一過程的重要性。首先,竹子在他們的觀念裡,是具有靈性的存在,若不是當地人親自砍伐便會使人受傷。即便有這樣的禁忌,砍下這些竹子來做成笛子,甚至將其加入至流行音樂的演奏仍有其必要性:因為當人們不再以傳統笛子吹奏音樂,它的名字將逐漸消失,這種自然與人的連帶關係也會不復見。 就像是卡納克音樂家找到共通的節奏 ♩♪ 一樣,人們若不再使用它,將不會有人記得,卡納克先祖觀察自然現象而習得的經驗也終究會被後人所遺忘。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從卡內卡成形的例子來看,卡納克人追尋自身認同的過程,反倒是以自己的意志在未來擺上了他們的傳統與文化。[/epq-quote]「把心打開,不要拒絕相遇」,因為這並非意味著我們正以一種單向的「西方化」視角看到一個文化逐漸改變,甚至將式微的過程 –– 從卡內卡成形的例子來看,卡納克人追尋自身認同的過程,反倒是以自己的意志在未來擺上了他們的傳統與文化。   回歸傳統就像是個神話一般,我們顯然不該將其單純視為是在尋回自己傳統的根底,罔顧他們正奮力地向前走去的意圖。透過音樂的探索,他們的歷史與文化並不再是停滯於過往,而是朝向更好的未來正不斷地流轉著。 於是,當兩個島嶼的原住民相遇,我們看見了這樣的可能性。 (本文原標題為〈《漂流遇見你》之後,如何在未來擺上我們的傳統與文化?〉,原作者為賴奕諭。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22"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261702764059be2d0eb454d 《漂流遇見你》講的不單純只是當地人與臺灣原住民的交流互動而已,更包括當地人和西方音樂相遇後,如何再將外來元素納入到自身音樂的過程。(Credit: 《漂流遇見你》電影劇照)[/caption]   參考資料

  • Carson, Emily (2016). Be more Pacific: Can Kaneka Bring New Caledonia Togeth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16/feb/05/kaneka-music-from-the-south-pacific
  • Diettrich, Brian, Jane Freeman Moulin, and Michael Webb (2011). Music in Pacific Island Cultures: Experiencing Music, Expressing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oldsworthy, David (2016). Indigenization and Socio-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Kaneka Music of New Caledonia. In Sound Alliances: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al Politics, and Popular Music in the Pacific. Philip Hayward, ed. pp.45-60.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 Shilliam, Robbie (2015). The Black Pacific: Anti-Colonial Struggles and Oceanic Connections.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賴奕諭,常被誤認為菲律賓人的臺灣人。現就讀台大人類所碩士班,同時在《每日一冷》、《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擔任寫手。抱持對南島語族的熱情,足跡遍佈菲律賓、馬來西亞、馬達加斯加與關島,目前致力於菲律賓跨國原住民族抗爭運動研究。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