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20年前,耆老學架網站面對母體身分;20年後,誰來接手?──屏東沿山70公里的文化復甦,馬卡道在哪裡?

20年前,耆老學架網站面對母體身分;20年後,誰來接手?──屏東沿山70公里的文化復甦,馬卡道在哪裡?

by cultureintw

潘謙銘住在以聖誕季聞名的萬金天主教堂附近,是操著一口流利閩南話的虔誠天主教徒。 35 歲以前,有人因他深邃的臉孔問:「是原住民嗎?」他回答:「媽媽那邊有荷蘭血統。」   做「漢人」30 年,姑婆對他說「咱就原住民」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內埔老埤、杜君英庄……」,姑婆突然放低音量:「咱就『番仔』。」[/epq-quote]潘謙銘成長階段多隨父親工作移動高雄生活,近 30 歲回到萬金村,日後擔任天主教堂神父秘書一職。1992 年,因尋找教會文獻資料,在圖書館翻閱一本戴炎輝撰寫的《清代台灣之鄉治》。這本 12 年前出版的著作中,他看見許多熟識的鄉里人事物,但談論的內容卻是他所未知,潘謙銘既困惑又訝異。 那本《清》書附錄標題寫著 〈赤山地方的平埔族〉,白紙黑字的記載讓潘謙銘不得不正視自己可能擁有「平埔」血緣。日後,他向姑婆問起家族遷移歷程,「內埔老埤、杜君英庄……」,姑婆突然放低音量:「咱就『番仔』。」家族日本時代戶籍謄本中的「熟」字註記也是鐵錚錚事實。 「從前我看不起客家人、山地人、在地仔;『在地仔』說話腔調、生活習慣都和市內人不一樣,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平埔人。」潘謙銘坦言,「當時心境難以回轉,30 幾年來沾沾自喜是優秀的漢人,一夕之間變成了自己口中的『細姨仔囝』。」   「優秀」兩字對應的是身分認同後,沉重的自省和頓悟。潘謙銘正視過往的倨傲,他想做些什麼化解社會對平埔族群的刻板印象和負面觀感,同時回過頭來認識母文化。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潘謙銘正視過往的倨傲,他想做些什麼化解社會對平埔族群的刻板印象和負面觀感,同時回過頭來認識母文化。(攝影/林聰勝)[/caption]   田野、寫字、架網 「我要讓人肯認平埔」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網站雖然已經撤除,裡頭的一句話潘謙銘至今仍記得牢牢:「輕視是來自驕傲和無知。」[/epq-quote]「我開始找耆老,越老的我越找。」一次田野調查中,潘謙銘發現並非和母文化完全斷裂。少時曾聽老一輩閒聊時「哦一曲」(「哦」意唱),描述內埔老埤人受邀到萬金作客,過溪時弄濕褲底,他突然明白 ── 原來那時聽到老人們「哦」的是祭典趒戲的唱曲。 「趒戲」指馬卡道祭儀,參與者圍圈歌舞;「趒」音ㄊㄧㄠˊ,閩南語字彙,意思是因高興而雀躍。潘謙銘為了要精確描述牽曲時的姿態,從字典找出「趒」字,以往學者多用「跳戲」。 潘謙銘一面田調,一面對應古書,才發現日本時代的人類學家早對屏東平埔族研究下功夫。1990 年代「平埔熱」興起後,越來越多文史工作者、學者進入屏東區域,潘謙銘和他們搭上線,也和族親串聯。1995 年高雄文藝季中,在「馬卡道夜祭」活動上,潘謙銘和馬卡道族人第一次在官方舞台上呼喊自己的名。   在部落格還不知為何物的 1998 年(編按1),潘謙銘將採集到的見聞放上自行架設的網站,行文間國、台語交錯,編排也不見得理出一系統,卻是實踐 「我要讓人肯定、認同平埔」的一步。 如今網站雖然已經撤除,裡頭的一句話潘謙銘至今仍記得牢牢:「輕視是來自驕傲和無知。」   他認為一個人的驕傲難以動搖,但可以透過文字、活動、語言相互認識、尊重,進而消弭偏見。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我爭取馬卡道復名還爭取不到,我的孫子生下來就是排灣族原住民,也是了了我一個小小的心願。」潘謙銘說。(攝影/林聰勝)[/caption]   潘安全──當了村長後開始學當馬卡道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不明白有些人為何衝著他黝黑的臉龐叫「平埔仔、平埔仔」。回家後他拿著肥皂使勁搓著皮膚,看著像白了些才罷手。[/epq-quote]另一位與潘謙銘相仿時間投入文化復振的耆老,是住在內埔鄉中林村 73 歲的潘安全。唸初中時,他不明白有些人為何衝著他黝黑的臉龐叫「平埔仔、平埔仔」。回家後他拿著肥皂使勁搓著皮膚,看著像白了些才罷手。 農事專業的他在 1969 年考進國家農耕隊,前往非洲象牙海岸指導當地人農事技術。1972 年任職內埔鄉農會,因業務得知,中林村民在 50 年代因苦於灌溉水源缺乏,61 戶農家籌資貸款建造水井,不料挖井失敗,村民無法償還龐大債款,土地更遭查封,經濟狀況雪上加霜。潘安全居中與糧食局(今農糧署)交涉,陷入 20 多年愁雲慘霧的村人最後得以僅歸還母金,結束夢魘。 1994 年他當選中林村村長,期間與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合作村史調查,埋下接觸平埔事務的種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 80、90 年代原住民運動扮演重要角色。身為教徒的潘安全從教會系統中結識許多原住民牧師,其中聽聞如凱達格蘭族潘水土、巴宰族李君章等平埔牧師的生命記事,讓背景相仿的潘安全頗有感觸,促使他追溯本族文化和參與平埔議題,日後平埔族群正名運動公聽會、街頭行動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1994 年潘安全當選中林村村長,期間與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合作村史調查,埋下接觸平埔事務的種籽。(攝影/林聰勝)[/caption]   復名運動心有餘力不足「為了生活要工作」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馬卡道族的文化困境是『很想做,心有餘而力不足』,主要是經濟問題,大家為了生活要工作。[/epq-quote]然而自 1990 年代平埔熱潮以來,陸續有屏東馬卡道族研究報告發表;部分部落(恢復)舉辦傳統祭儀;也有如潘謙銘、潘安全等耆老心繫文化復振 20 餘年。但為何屏東的馬卡道族始終無法連成一氣,成立推動組織? 潘安全說:「馬卡道族的文化困境是『很想做,心有餘而力不足』,主要是經濟問題,大家為了生活要工作。」他表示,族人必須先解決生計問題;事務推動上也要花時間和村落不同派系溝通,光憑幾位有心人士投入是孤掌難鳴,目前夥伴群只能在農事、工作外和時間賽跑,一點一滴找回流失的文化。 去(2015)年 11 月下旬,潘安全和族親們復辦 50 年不見的內埔老埤夜祭。他坦言:「年紀大了,心裡一直很不願意做,但沒做心裡又放心不下。」後來他轉念,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也相信起頭後會有其他力量共同面對。 在加蚋埔、加匏朗等部落族親協助下,內埔牛角灣古令埔上的古調再次被傳唱。「要起來,免驚!我就是安全,潘安全,所以免驚!」當天潘安全在舞台上鼓勵族親認同平埔文化的發言,也像是為自己打氣。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50 多年未舉行的馬卡道族內埔老埤祭典,在村人、加蚋埔和加匏朗的族親協助下,得以重現。(攝影/陳品君)[/caption]   年輕人尋根 醞釀運動交棒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老一輩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我們的仗已經打完了,接下來要換年輕人。[/epq-quote]令耆老們欣慰的是,這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回來尋根,透過祭典、網路串聯。2015 年 5 月,「平埔族群-馬卡道(Makatao)」網路社團成立,成為不同世代、地方分享馬卡道族事務的交流平台。 年輕人的加入雖為耆老們樂見,但推動族群事務還有賴於人力蹲點、帶領。 這批馬卡道青年的現實情況,一來家族未必生活在部落內,可能一兩代前就遷離部落,或是老家仍在部落,目前個人或家庭旅居外縣市;二來,他們大多出沒於祭典、網路,平常時間必須就學或為生計奔波,這些現實條件使得馬卡道族文化復振、對外組織且戰且走。 「老一輩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我們的仗已經打完了,接下來要換年輕人。」潘謙銘認為社會風氣開放,年輕人沒有包袱,比較不會像老一輩抗拒認同;潘安全則提到年輕夥伴擁有原住民運動經驗、網路串聯等能力,更有人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積極拜訪沿山公路各個部落。他相信世代間的合作,未來馬卡道族文化復振會更有進展和活力。 (本文原作者為陳品君,攝影為林聰勝、陳品君。原文部分內容,刊載於《報導者》〈馬卡道在哪裡?沿山公路的平埔族群認同之旅〉。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老一輩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我們的仗已經打完了,接下來要換年輕人。」潘謙銘說。(攝影/林聰勝)[/caption]   編按

  1. Weblog「網誌」一詞於 1997 年 12 月 17 日由 Jorn Barger 發明;直至 1999 年 5 月,blog「部落格」一詞才開始被 Peter Merholz 發明使用。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陳品君:下淡水溪以南七年末班生。用光和字顯影(想)好好生活的人。部落格:文化種籽
林聰勝:打狗過田仔出世,騎車尋找沖淡生活鬱澀,框取順應環境;更愛其違和。
 
[AdSense-A]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