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持有改得太好的獵槍違法?12/3 最高法院開展公開辯論! 然後然後,太平洋對岸的美國重金屬樂團 Mastodon 為了諷刺感恩節英國移民對印地安人的屠殺行為,設計了一款紀念 T-shirt,沒想到反而被印地安人抗議,到底揪竟是怎麼回事呢???……
鄒族
乾隆 53 年(西元 1788 年),林爽文事件順利被鎮壓,當中協助清軍有功的 38 位原住民戰士,蒙乾隆皇帝召幸,從鹿港搭船,前往福建,並至北京城領賞。
據《欽定平地台灣紀略劵六十四》記載,台灣原住民領域分為北中南三路,當中受邀領賞者有北路烏鰲七社、中路阿里山九社、南路大武壟社和屏東傀儡山八社。共計原住民頭目四位,番目二十六名,社丁八名。
這三十八位上京領賞的原住民戰士的族別,包括泰雅族屋鰲社、阿里山達邦社(編按:鄒族大社之一)、台南平埔族大武壟社群,以及屏東排灣族某社等四位大頭目,加上這四族中的二十六位小頭目,以及八位有功壯丁。這是台灣原住民蒙中國皇帝御前賜宴的上京之旅。
但這趟赴京之旅中,泰雅族的屋鰲社頭目的名字,在清代史料上出現了兩種版本:《欽定平地台灣紀略劵四十九》的奏摺,記載這位頭目的名字叫「雅雅斯‧畢代」,但在《清高宗實錄選輯》,這位頭目的名字叫做「華都瓦紹」。
但說起泰雅族屋鰲社,這個在清朝時期鼎鼎大名的部落,在泰雅語的地名是 Robuga,現址位於大安溪南岸的台中縣和平鄉自由村竹林社區。屋鰲社本隸屬於澤敖利系的馬巴諾群,原本住在東勢鎮牛欄坑,到了光緒年代,地名改譯為老巫峨,和現居泰安鄉象鼻村支一的馬拉邦部落為鄰,依照清代時期的分類應隸屬南勢群,不過這裡個部落目前都位於大安溪流域,反成了北勢群。
時隔 97 年後的光緒 11 年四月,清代開始開山撫番的政策的同時,劉銘傳率領數千大軍,征討大安溪上游泰雅族各部落時,因屢戰屢敗傷亡慘重。不得不委任本社頭目頭目出面調停,才結束開山撫番政策甫剛開始便出師不利的一場大戰。 泰雅族北勢群的老照片[/caption]
小編的後記
在閱讀原住民朋友的歷史故事時,大家常常會看到同樣一個族群,有的部落族人支持日本人,有的卻抗日;有的助清(甚至還被清朝皇帝召幸,上京領賞,就跟這篇故事一樣),有的卻拼死也要抗清不投降。 其實就跟全世界其他民族一樣,每個區域、每個村莊、每個領導,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與想法,更何況在原住民朋友以前的觀念裡,一個部落就是一個國家,當然也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囉! 因此以後看到這種政治靠邊站的情況,就不用太驚訝了,沒有事情是絕對的。(家人之間就有可能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吵翻天,不是嗎?)部落怎麼走?
大安溪沿岸的泰雅族主要屬於澤敖列群(Tseole) 裡的北勢群,而北勢群裡又有一些不同的文化;例如苗栗泰安鄉的北勢群泰雅族人認為自己的祖先是來自大霸尖山,但台中和平區的北勢群族人則認為自己是來自現今南投仁愛鄉瑞岩的巨石 Pinsebukan。不管怎樣,反正現在都搬來大安溪住了,大家都是好朋友了啦! 這裡沿岸有幾個大小部落,包括三叉坑部落(S’yuh) 、雙崎部落(Mihu)、竹林部落(K’ling)、達觀部落(L’olu)、桃山部落(D’lving)、士林部落(T’lawan)、蘇魯部落(Sulu)、大安部落(Knguhu luma),以及天狗部落(S’wuzau),附近景點包括士林水壩、雪見遊憩區(以前泰雅族人的獵場)、象鼻山和美麗的鞍部,還有據今有 300 – 800 年的二本松遺址,埋藏了泰雅族人祖先的故事。 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觀,為了推廣部落經濟,當地除了種植甜柿等經濟作物外,部落族人還一起經營部落餐廳、提供部落美食,以及部落導覽,還有接待家庭可以住呢! 有興趣的朋友,請多多利用他們的網站,一起支持部落經濟喔!- 官方網站:部落e樂園

想隨時看更多原住民的新聞和故事嗎? 現在就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吧!
圖片來源:xamous(CC Licensed)]]>
祭典、祭典、還是祭典!每年的 10 月份,真的是原住民朋友的祭典之月 -- 從上週末到今天,從台東的排灣族、花蓮的魯凱族,到阿里山的鄒族,都有重要的祭典盛大舉行!…… 可是除了祭典,還有什麼重要消息呢? 這週的〈部落週報〉,仍然要你輕鬆掌握每週重要原住民消息或故事!
重點新聞一:本週台東土坂排灣族部落舉辦五年祭,近千人共襄盛舉
新聞連結:〈台東原住民五年祭 近千人共襄盛舉〉(聯合報) 相關故事:〈你以為全天下的大洪水傳說,都是下雨造成的嗎?排灣族五年祭:大錯特錯!〉重點新聞二:花蓮太魯閣族舉行 Mgay Bari(感恩祭),感謝過去三年祖靈庇佑
新聞連結:〈萬榮鄉太魯閣族感恩祭 歡慶豐收〉(中央社)重點新聞三:10/25「台灣光復節」,原民團體於凱道前抗議原住民權益不斷受戕害
新聞連結:〈〉(新頭殼)重點新聞四:天公作美,宜蘭南澳金岳部落 9 位泰雅族耆老得以圓夢回舊部落
新聞連結:〈泰雅耆老搭直升機 回山上老家圓夢〉(蘋果日報) 相關故事:〈HATA NGASAL! 回家吧,沙韻的族人,一齊回到那名為流星的家鄉!〉重點新聞五:阿里山達邦鄒族部落舉行生命豆祭,期許鄒族新人子孫綿延
新聞連結:〈「生命豆祭」 鄒族辦傳統婚禮〉(中央社) 相關故事:〈甄嬛和華妃應該要去參加生命豆節,這樣才可以綿延子嗣……… ( ̄▽ ̄)/〉重點新聞六:抗爭多年,阿里山來吉鄒族部落終得以遷回祖居地
新聞連結:〈鄒族來吉部落 重遷回祖先聚落〉(中國時報)重點新聞七:非法土地侵佔問題嚴重,巴西原住民自殺率高於全國平均近 34 倍
新聞連結:〈Suicide Epidemic Plagues Indigenous In Brazil〉(Worldcrunch.com)重點新聞八:「原住民是天生的科學家!」原住民科學節目獲頒金鐘獎動畫節目獎
新聞連結:〈肯定原民智慧 「再探飛鼠部落」獲動畫獎〉(自由時報)
有什麼漏網之魚,是您覺得也非常重要的原住民族新聞,但卻不在週報裡的嗎? 歡迎來信或留言告訴我們,也歡迎投稿: [email protected]

19 世紀的蘇格蘭攝影師:平埔原住民有魔法,讓冷水加上神祕種子,就變成好吃的魔法果凍!Scottish Photographer: Oh Taiwanese Indigenous Magic Jelly, I think I fall in love with you!
愛玉愛玉,冰冰涼涼,晶瑩剔透,黃橙如寶石的愛玉…… 一說到愛玉,大家就想到山上的鄒族朋友,因為阿里山的愛玉太有名了,都靠鄒族朋友爬上樹採,不然我們就沒有愛玉可以吃 Or2 但你知道嗎,早在 19 世紀的南台灣,愛玉就已經是平埔原住民朋友的美食,連來台灣玩的老外都愛呢! Aiyu aiyu, lovely aiyu, icy and sweet, shining like a jewel…… When it comes to aiyu (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a kind of plant only native to Taiwan and famous of its fruits of which the popular aiyu jelly is made, most people would immediately think of Cou people in Ali Mt., where an abundance of aiyu trees are cultivated and harvested. But do you know, aiyu used to be a dessert of the Plain Indigenous peoples in Southern Taiwan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even some foreign traveler fancied it a lot!
山豬:「加倍奉還…… 不,我們要你百倍奉還!!!」Wild Boars: "We'll return double the pain…… No, 100 times the pain to you!!!"
最近半澤直樹先生的「加倍奉還」非常紅,非常厲害,厲害到可以叫上司跪在地上跟他磕頭(啊,透漏劇情了)。但你知道 400 年前,有一群山豬的「百倍奉還」,可以把一個鄒族的部落滅村嗎! 山豬們:
加倍奉還…… 不,我們要你百倍奉還!!!
To you, I’ll return double the pain!!!The expression has been so popular among Japanese and Taiwanese this summer, as the the fictional banker Hanzawa Naoki in the self-title Japanese TV drama “Hanzawa Naoki” has been so popular i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drama, the banker step-by-step avenges on his boss for killing his father technically. But now, we’re sharing a fable of the Cou people, wherein a sounder of wild boars took revenge on Cou ancestors of killing their leader! Wild boars:We will return double the pain…… No, to you, we will return 100 times the pain!!!
北部中秋節一直下雨,看不到月亮啦!我要看月亮我要看月亮…… 月亮快踹共!(敲碗
…… 月亮不見了,以前的原住民都怎麼料理這種情形呢?快來猜猜看:
- 搗麻糬
- 釀酒
- 殺豬
答案就在故事裡……
大家都知道,在大部分的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裡,以前天上都有好多個太陽;太多太陽,天空就變得非常熱非常熱,然後原住民朋友就派出勇士去射太陽,然後被射下的太陽就變成月亮,幾乎所有的台灣原住民神話都是長這樣……
可是鄒族朋友的神話,相當特別喔,故事情結正好相反!
在鄒族的神話裡,原本天上永遠都有太陽和月亮,而且非常特別的是,月亮還比太陽燙。每當太陽出來時,人類還可以勉強躲在室內撐過去,可是只要是月亮出現,地表就變得非常非常燙,在地表生活的人類,都快活不下去了。於是呢,鄒族朋友竟然派出巫師去解決這個大問題(竟然不是派出勇士) -- 誰是罪魁禍首?當藍是月亮,因為它比較燙!於是這位鄒族巫師就用神力射下了月亮。
這下可好了,射下了月亮,太陽也嚇得躲起來了…… 大地從此陷入一片黑暗…… 這下該怎麼辦呢?
聰明的鄒族朋友於是開始搗麻糬、釀酒、殺豬,還要拜太陽,於是終於慢慢地把傲嬌的太陽重新請出來,月亮也回來了。有了一次被懲罰的經驗,太陽和月亮變乖了。於是他們從此約定,白天時只能是太陽在天上,晚上則輪到月亮出來。這就是鄒族的射「月」神話!
所以月亮不見了,要再把它請回來的方法,答案是「通通正確」,你猜對了嗎?
圖片來源:Womenz M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