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字的人/17 號,Daway Hauxi 「咱是 Kaxabu(噶哈巫族)的 ali。」(註1) 這是 Daway 小時候,舅舅常說的一句話,只是當時年紀還小,並不懂其中的涵意。 為了整理舅舅生前遺物,Daway 來到舅舅蜈蚣里的舊房子。
profile
-
-
編按:臺灣國寶級古道踏查先驅楊南郡先生(西拉雅族)於 2016 年 8 月 27 日凌晨病逝,享年 85 歲。藉由知名作家劉克襄此文,讓我們追憶楊先生一生對古道踏查理念的開創與堅持。 「終於,在層層山稜之上,露出了一點白色的山尖,是關山啊!牛車繼續顛簸前行,露出的部分更白更大了,在深綠色的山稜與藍天的交界處,那積雪的關山連峰,輝映著陽光,正如一串金剛石那樣地閃爍著。
-
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著許多語言 ── 目前現存的南島語系各語言約有 20 多種,並有漢語系屬的閩南語、客家話、華語及一些變種。此外,在台灣的歷史上,也有許多目前已滅絕的平埔原住民族語言(編按1),荷蘭語、西班牙語、日語也曾活在這塊土地上。 不過,語言學家是怎麼知道哪裡有什麼語言呢?
-
高舉黑色棉胚布透著日光,布下一雙雙眼睛,謹慎地瞇起,屏氣凝神地將針穿過布的孔洞中。幾分鐘後,「不能呼吸啦!」、「糟糕,又要重來!」現場的慘叫聲此起彼落。大武壠族學員正在練習大武壠族工藝師孫業琪教導的「數紗繡種」,此針法是根據布的孔洞的間隔,最細緻可以繡到布的一經緯線。 孫業琪來自臺南六重溪大武壠聚落,現居桃園。在部落青年徐大駿的邀請下,每次都從桃園自己開車到高雄日光小林社區教課,他希望可以讓學員學習大武壠傳統的走針技法。
-
生長在擁有原生美景的東海岸港口部落的舒米如妮(Sumi Dongi),在參與相關土地議題後,面對「還我土地」的口號,看到的卻是部落年老者沒有心力耕種、青年出走部落,留下部落一片片荒廢的土地,這對她來說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實。 同時,當被人們形容為「台灣最後一片淨土」的東海岸,迎來了觀光的人潮,也帶來了無法想像的商業破壞,甚至在「淨土」上紛紛豎立著「售」字的看板。
-
沒有名字的人/15 號,李建霖 「在安地列斯,年輕的黑人在學校不停重複『高盧人,我們的祖先』,他自我認同的對象,是為野蠻人帶來純白真理的探險家、文明傳播者、白人。」(《黑皮膚,白面具》Frantz Fanon)(註1)